年来憔悴慵临镜。华发悉改当年影。寂寞掩窗纱。
楼头有落花。素娥空皎洁。有恨凭谁说。
何处白云岑。风回听雁声。
年来憔悴慵临镜。华发悉改当年影。寂寞掩窗纱。
楼头有落花。素娥空皎洁。有恨凭谁说。
何处白云岑。风回听雁声。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张绉英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年来憔悴慵临镜”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因岁月流逝而产生的憔悴与疲惫感,不愿面对镜子中的自己,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容颜老去的无奈与哀伤。
“华发悉改当年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的无情,头发的白化象征着青春的消逝,与过去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人公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寂寞掩窗纱”一句,以动作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主人公选择关闭窗户,仿佛是在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纷扰,独自面对内心的孤独。
“楼头有落花”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落花随风飘散,既美丽又短暂,与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
“素娥空皎洁,有恨凭谁说”中,“素娥”指的是月亮,此处借指主人公心中的纯洁与美好,然而这份美好却无人理解或分享,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何处白云岑,风回听雁声”以广阔的自然景观收尾,白云与山岭、风声与雁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辽远的画面,同时也寄托了主人公对于远方、对于某种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岁月流转中的孤独、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情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