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
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
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人稀到,这清绝。
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
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
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
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人稀到,这清绝。
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
难全晚节,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中生活图景。开篇“胜地独湖山,满堂贮风月”两句,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理想境界,其中“独湖山”表明诗人独自居住在这片美丽的湖山之中,而“满堂贮风月”则形象地说明这里风光旖旎,甚至能够将风和月色囿积于室内。
接下来的“歌舞太平气象,雪回云遏”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诗人通过“歌舞”的欢快场景传达了一种太平盛世的气息,而“雪回云遏”则描绘出一种天然界限,仿佛这里的人们与外部世界隔绝,只留下自然的变幻。
“红鞋朱帽,隔岸唤船,芙蓉万叠”三句,则具体描绘了山中生活的情景。“红鞋朱帽”可能暗示着诗人或是他所见到的人物形象,而“隔岸唤船”则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至于“芙蓉万叠”,则通过荷花的层叠,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
“人稀到,这清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切美好景致的感受和评价。“人稀到”意味着这里人烟稀少,而“这清绝”则是对这种宁静生活的一种赞叹,表明诗人感到十分满足。
紧接着,“因思旧事,庄敞平泉宅”两句,则转向了对往昔的回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不禁会想起过去的事情,而“庄敞平泉宅”可能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居所,或许是现实中的一处安身之地。
末尾的“莫与他人树石,对儿孙说。难全晚节, 不如一丘壑。住茅屋三间,任穷达”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对后世的嘱咐。他提倡不要去与别人争夺那些外在的物质象征(树石),而是应该将自己的真实感受传承给子孙。对于“难全晚节”的担忧,他认为不如选择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住在简陋的茅屋中,无论贫穷还是显达,都能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