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
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
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
行路难,愁最深。
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
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
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
行路难,愁最深。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心难测的深刻感慨。首句"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以白日比喻明亮的权势或真理,暗示即使在光明之下,也有被忽视或隐藏的事物,如"幽草心",象征着底层或被忽视的人和事。接下来的"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即使微小的云朵也能迅速遮蔽阳光,隐喻世事无常,小人物或小事件也可能带来大的影响。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诗人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遇不易,而世故之人巧言令色,有时甚至能迷惑人心,改变事物的本质。"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通过历史典故,诗人批评那些看似知己实则可能背离初衷的人,暗示识别真伪的困难。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揭示出智谋和忠诚之间的矛盾,聪明的计谋可能会引发误解,使原本平坦的道路变得崎岖不平。最后两句"行路难,愁最深"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面对世事艰难和人心难测时的深深忧虑和愁苦。
整体来看,刘基的这首《行路难》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人性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