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遍兰若,兹山何穹窿。
鞍马上几盘,迫察势犹雄。
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
阑干倚峻壁,毫末纷玲珑。
路回见塔寺,到门罗杉松。
积翠扶层阶,暝色带远江。
高殿夜突兀,古木枝巃嵷。
尚骇仰睇赊,未觉俯历崇。
细路绕殿角,欲上闻鸣钟。
扪萝踏深影,林幽径难通。
悄然心神凄,却顾来惊风。
下归白云梯,微月光朣胧。
明当上绝顶,冥搜恣所穷。
兴剧耿无寐,清宵殊未终。
城南遍兰若,兹山何穹窿。
鞍马上几盘,迫察势犹雄。
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
阑干倚峻壁,毫末纷玲珑。
路回见塔寺,到门罗杉松。
积翠扶层阶,暝色带远江。
高殿夜突兀,古木枝巃嵷。
尚骇仰睇赊,未觉俯历崇。
细路绕殿角,欲上闻鸣钟。
扪萝踏深影,林幽径难通。
悄然心神凄,却顾来惊风。
下归白云梯,微月光朣胧。
明当上绝顶,冥搜恣所穷。
兴剧耿无寐,清宵殊未终。
这首明代诗人程嘉燧的《宿牛首》描绘了夜晚宿于牛首山兰若寺的景象。首句"城南遍兰若"点出地点,接着"兹山何穹窿"赞叹山势的雄浑。"鞍马上几盘,迫察势犹雄"通过鞍马行进的细节,进一步展现山路的险峻。"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光影效果,增添了神秘感。
"阑干倚峻壁,毫末纷玲珑"写出了寺庙的精致与山崖的峻峭对比,"路回见塔寺,到门罗杉松"则展示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积翠扶层阶,暝色带远江"描绘了暮色中江水与山色相融的景色,"高殿夜突兀,古木枝巃嵷"则刻画了夜晚寺庙的孤独与古老。
诗人通过"尚骇仰睇赊,未觉俯历崇"表达对登顶的期待和敬畏,"细路绕殿角,欲上闻鸣钟"暗示了寺庙生活的静谧。"扪萝踏深影,林幽径难通"写出探索的艰难,"悄然心神凄,却顾来惊风"则流露出内心的孤寂与感动。
最后,"下归白云梯,微月光朣胧"描绘了下山时的朦胧月色,"明当上绝顶,冥搜恣所穷"表达了诗人决心翌日继续攀登的决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首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探索精神。
我乡枕山海,物产非一族。
其民事耕耘,鸡豚亦家蓄。
以故莅兹土,往往餍口腹。
使君江南来,牛女纪同宿。
纵少异语言,宁忧隔嗜欲。
胡为怀惠连,俨似堕荒服。
当年两苏公,万里遭斥逐。
蜜蝍朝畏餐,鸺鹠夜闻哭。
此乡岂云然,诙嘲太脱俗。
从来名士瘦,有竹可无肉。
不然钱神悭,终朝煮茗粥。
先生自清癯,何可罪邦域。
诗人好言穷,土风宜实录。
佳句定流传,敝邑受诟辱。
为君参转语,官瘠民乃沃。
江流欲无险,峡势尚未平。
峨峨夷陵山,遑肯西南倾。
怒石指上流,力与惊涛争。
一折不能御,奋迅催雷霆。
遂令下吴楚,所向皆空明。
我思古直躬,抱负每不恒。
艰贞乃隐者,骨鲠惟孤臣。
无论事成否,此心皆至诚。
乾坤萃清气,孕秀归精英。
鬻拳与正则,安知非降灵。
我欲登兹山,旷览风云生。
王事动靡盬,怀古空斯行。
沿回挂帆过,峡口云冥冥。
焦山峭摩空,其下则水国。
谁知悬崖间,挂此数行墨。
爱鹤成鹤癖,鹤死瘗山侧。
鹤本神仙姿,魂魄游八极。
兹铭亦天人,人间讵易得。
或云逸少铭,或云贞白刻。
或云顾逋翁,好事竞窥测。
我爱竹垞言,心非唐后勒。
万古照寒流,鱼龙不敢蚀。
我寻潮落时,藓深半不识。
风涛夜有声,月影松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