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共饱桑门饭,愧我曾非莲社人。
若问生公讲堂事,青山门外自横陈。
与君共饱桑门饭,愧我曾非莲社人。
若问生公讲堂事,青山门外自横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庚的作品,名为《同丁致远司户游东掖山(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享受美食、回忆往事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与君共饱桑门饭”,这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境,桑门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是一个隐喻,表示诗人与友人在一个宁静的地方共同享用美食,感受着生命中的简单快乐。
“愧我曾非莲社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自己未能加入莲社的遗憾。莲社通常指的是文人雅集的地方,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追求,诗人表达了对这种高洁理想的向往。
“若问生公讲堂事”,这句引出了下一段话题,即关于“生公”的讲堂之事。这里的“生公”很可能是指某位尊敬的人物,而“讲堂事”则是指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些事件或故事。
“青山门外自横陈”,这一句描写了一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青山如波涛般在门外展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胸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壮丽山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英雄捧诏出樊笼,抖擞征衣趁晓风。
一笑相逢仪舌在,明朝秋意满芙蓉。
晴暾发轻暑,惠风荡繁林。
驱车青郊路,举跐西山岑。
随流玩回转,就阴便清深。
子规续哀响,仓庚流好音。
侧径既窈窕,层崖亦岖嵚。
石泉漱琼瑶,松风戛璆琳。
云间渺虚旷,恍若韶濩临。
水乐名其亭,上有坡仙吟。
泉甘瀹新茗,芹香侑清斟。
攀跻岂不劳,景胜忘所任。
夕阳忽在山,清兴浩难禁。
山灵应有约,何时重来寻。
何年尘镜昏乍洗,金背涌出状怪诡。
自古空言马生角,今乃见马生两翅。
恐是渥洼种,往往感龙气。
龙惟神,飞行天,若傅两翅何足贵。
想似穆天子会瑶池,肉多身重不得飞。
一朝乘之逍遥出六合,奔风轶电那容追。
万里一息日未旰,当时从官无乃疲。
或云车辙马迹往往有,如此安用彼翅为。
徒留诞谲诳后世,我愿观者更勿疑。
我闻西王母,参目而虎首,物以类应固宜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