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多秋雨,竹云屯不晴。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
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
归来多秋雨,竹云屯不晴。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
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归来多秋雨”点明了季节和环境,秋雨绵绵,渲染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竹云屯不晴”一句,将竹林比作堆积的云朵,形象地表现了雨后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空斋坐中夕,蟋蟀周檐鸣”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蟋蟀在屋檐下发出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诗人通过“空斋”、“中夕”、“蟋蟀鸣”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何以觉家好,布衾寒梦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怀念。即使是在寒冷的夜晚,被子也显得温暖,梦境也异常清晰,这或许是因为对家的思念使然。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进行对比,突出了家的温馨与重要性。
“文章千年事,谁更为时名”则转向对个人价值和历史的思考。诗人认为文章是永恒的主题,但谁又能为这个时代留下真正的名声呢?这句表达了对个人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
“离别无远近,不见总劳情”强调了离别的痛苦,无论距离远近,不能相见都会让人感到心绪不宁。这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即使物理距离可以拉远,心灵的距离却难以逾越。
最后,“安得洞天侣,采此露下英”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里的“洞天侣”象征着理想中的知音,他们能够一起探索人生的奥秘,分享生活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友情、个人价值以及时代变迁的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少与公相识,长从公相游。
蒙公青眼待,不与下士俦。
我乃不揣陋,公乃为包羞。
别公六期岁,白发已盈头。
昔公宦游日,东南人士稠。
观水既观海,复不绝泡沤。
登山既登岱,复不小阜邱。
冰鉴期无爽,霜毫时秘抽。
鹤子秋风健,兰孙春气柔。
黄金散不尽,终可补箕裘。
积书千万卷,琅嬛宝笈留。
晚年自订稿,呼我为编修。
八万五千字,一一皆清遒。
将为纪年谱,将为咨事诹。
天资既纯粹,高识乃不侔。
向当共知己,来自山海陬。
银冈尚北望,锦水须东流。
独有松江客,溯洄难遽求。
人事类如此,我心徒悠悠。
与公期不朽,魂梦各千秋。
《丙子初春喜晤梅澥先生因怀尚铁峰沈秀岚适先生以诗钞见示率成长歌用为题词》【清·金朝觐】少与公相识,长从公相游。蒙公青眼待,不与下士俦。我乃不揣陋,公乃为包羞。别公六期岁,白发已盈头。昔公宦游日,东南人士稠。观水既观海,复不绝泡沤。登山既登岱,复不小阜邱。冰鉴期无爽,霜毫时秘抽。鹤子秋风健,兰孙春气柔。黄金散不尽,终可补箕裘。积书千万卷,琅嬛宝笈留。晚年自订稿,呼我为编修。八万五千字,一一皆清遒。将为纪年谱,将为咨事诹。天资既纯粹,高识乃不侔。向当共知己,来自山海陬。银冈尚北望,锦水须东流。独有松江客,溯洄难遽求。人事类如此,我心徒悠悠。与公期不朽,魂梦各千秋。
https://shici.929r.com/shici/Bfxg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