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其三》
《蔡州叔父金部挽歌辞五首·其三》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青史他年羡二疏,功成脱屣向迷涂。

薄游竟后抛官约,常愧都门长大夫。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为蔡州叔父金部所作的挽歌辞之一,具体为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叔父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青史他年羡二疏”,开篇即以“二疏”(指西汉时期的疏广和疏受父子)为例,表达了对叔父功成名就后的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向往与羡慕。“羡”字流露出诗人对叔父高尚人格的钦佩与向往。叔父在功业成就之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让诗人深感敬佩。

“功成脱屣向迷涂”,进一步描绘了叔父功成身退的情景。这里的“脱屣”比喻放弃官职,如同脱去鞋子一样轻松自然。叔父在功业达到顶峰之时,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官场,走向了人生的另一片天地,这种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薄游竟后抛官约”,诗句中的“薄游”可能是指短暂的外出或旅行,这里用来形容叔父在官场上的短暂经历。叔父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官场,抛开了与官职相关的约定与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常愧都门长大夫”,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省与自责。作为都门(京城)的大夫,诗人可能意识到自己未能像叔父那样,拥有如此高远的人生境界和淡泊名利的品质。这句话不仅是对叔父高尚人格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叔父生平事迹的简述,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以及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深切怀念与敬仰。通过这首挽歌辞,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叔父的深情厚谊,还能体会到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赠吴中狎客

白帽红靴态可怜,短箫横笛兴翩翩。

曾教锦瑟房中曲,惯请朱门灞上田。

人似月,夜如年,何须彩笔赋甘泉。

朝来蜡泪堆红雨,犹拥庐儿醉意钱。

(0)

菩萨蛮·其二春夜

春山月皎银屏翠。鹧鸪香暖罗襦醉。一径落花低。

露溥梅子肥。苍筤摇懒影。斜倚蔷薇冷。

随意拨金猊。流莺窗外啼。

(0)

蝶恋花.即景

重到旧时游冶处。花底无人,花外流萤语。

翠幌低垂深院宇。落红几片随风舞。

依旧雕栏横玉础。一角斜阳,渐下西窗去。

惹起新愁纷似絮。和云直到天涯住。

(0)

齐天乐.丁卯上元寄姊

上元灯火千门夜,殊方又还轻度。

帖写宜春,歌裁如意,聊遣新年情绪。

高堂宴处,记银烛金炉,瑞烟成雾。

斗叶催花,漏分犹试太平鼓。

乡园重值此节,别来多少事,三径非故。

旧日帘栊,今宵月色,知映何人眉妩。天涯荆树。

料忆远凭栏,几回凝伫。为报平安,好风传尺素。

(0)

点绛唇

点点杨花,东风乱搅离心碎。罗衣香腻。

多少分襟泪。双燕归时,特地愁无际。空凝睇。

绿芜春水,长共人千里。

(0)

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

一夜严寒,绮窗外、散作漫空香絮。

小阁闲拨红炉,轻盈对飞舞。

看万里、无端幻化,怎能得、遍开琼树。

断岸横斜,荒村约略,闲过迷误。

更愁是、苕递关河,想冒冷、天涯感长路。

极目板桥茅店,正飘飘堆素。

记旧日、寻梅踏冻,问故园、消息谁去。

细看六出纷纷,欲收还吐。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