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门外驻兰舟,目送行云独倚楼。
风雨满城榕叶暗,岭南二月似三秋。
曲江门外驻兰舟,目送行云独倚楼。
风雨满城榕叶暗,岭南二月似三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曲江门外,面对兰舟远行,心中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他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目光随着船只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野的尽头。这种孤独与思念交织的情感,通过“目送行云”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着,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离别转向了更广阔的景象。风雨交加,榕树的叶子被雨水打湿,显得格外深沉和暗淡。岭南地区在二月时分,却仿佛进入了深秋的季节,气候异常寒冷。这种反常的气候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观察。在对比鲜明的景色中,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炬明珂马,戟森兵卫,日长铃阁春凝。
舜朝仪凤,傅岩霖雨,世传昂宿储精。
天地入经纶。
见东山高卧,一念苍生。
谈笑金华,故事六合海波平。
一杯福寿川增。
请大人静听,贱子微诚。
苏岭云霞,西溪梅竹,风烟画出共城。
羽翼汉功成。
尽山中名在,天外鸿冥。
一点台星。
清光长射老
十里走徵车,笑予游宦。
老马为驹望英盼。
客怀相慰,时对凌烟生面。
浩歌虽慷慨、南山粲。
公子翩翩,沉酣经传。
不似当年闭门衍。
杨花归路,肯逐东风流转。
且遮西日去、长安远。
越山征路杳。
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
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
空扰。
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
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
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
江月晓。
莫为赏音稀少。
生也。
孙登者,为足下与诸君也。
二子者,为西溪春山两忘年友也。
后一阕将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
岁梦者,为不肖拜命前后,凡梦三至其处。
曰赏音不少者,为彼中宋吏部陈菊圃者甚众,故云。
二篇自觉语硬音凡,固非乐府正体,望吾子取其直书,可也
《玉漏迟 前一篇怀旧有感,曰粼吹者,为见寄》【元·王恽】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远。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南楼苦要,胡床舒啸。空扰。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莫为赏音稀少。生也。孙登者,为足下与诸君也。二子者,为西溪春山两忘年友也。后一阕将行即事,曰三山者,福城中山也。岁梦者,为不肖拜命前后,凡梦三至其处。曰赏音不少者,为彼中宋吏部陈菊圃者甚众,故云。二篇自觉语硬音凡,固非乐府正体,望吾子取其直书,可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HtCC.html
,音弱弱,宛犹在耳,且有衰年情之感。
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年情乡之感。
明日严甫修撰为求乐府,赋越调以歌之春风绿绮堂深,尊前初识*年面。
烟花紫禁,几年供奉,香飘合殿。
悲壮凄清,九天飞下,凤吟莺*。
待近前细看,品题银字,知还是,红牙管。
尽着金簧玉磬,泛宫声、五音初遍。
朋簪四合,回头听处,少陵情惋。
绿酒抛春,何心倾倒,汾阳金*。
为斯人少漏,玉堂消息,写清商怨。
,而释润于春泽,其应时瑞,数年以来,未之见也,实可为明时庆,因作乐府水龙吟以纪其和。
予平昔屡尝赋此,未免掇拾故事,张皇景气而已。
兹篇之作,颇体白战,抑老怀,略见朴忠之至,畎亩不忘之意也画楼十日春阴,晚风吹作冰花转。
初冬中候,应时呈瑞,几年未见。
沽酒寻梅,就中此兴,撩人不浅。
更露堂添得,虚窗夜白,清于水,光如练。
我老久谙世味,最欣然、人安米贱。
蝗*入地,麦旗掉垅,翠翻平甸。
大犰清边,为民祈*,睿思何远。
在词臣合取,元和贺例,*明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