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
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
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
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
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
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
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冕的《秋夜偶成六首(其六)》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处,面对潇潇寒雨和江楼景色,内心充满忧虑。"潇潇寒雨满江楼",以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底事无端生百忧",直接表达了诗人无由而来的诸多烦恼。
接下来的两句"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通过写实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勤奋苦读和坚韧不拔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五更空自听鸡舞",形象地写出诗人彻夜未眠,直至五更时分仍独自聆听鸡鸣,暗示了他孤独的夜晚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四海有谁持犗钩,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无人理解或援助,羡慕那些如张许等人能在宫廷中过上奢华的生活,哪怕只是想象中的葡萄宫里的闲适生活,也显得格外诱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展示了诗人坚韧的个性,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秋云抱雨意,欲吐未能畅。
变灭四山间,山山争殊状。
一山横而趋,如与尘世障。
逶迤樵径转,四山拱相向。
蓦入与云争,迥出云之上。
一身著虚空,悄焉心胸荡。
氛氲木犀香,随云遍空涨。
香空浑相合,何处辨真妄。
金溪距石溪,少悭十里途。
养疴就邻党,聊复兼授徒。
童冠森立竹,朝夕恒相于。
岂不念家室,旬月便通书。
半生远游倦,息肩中道舒。
时有糗鞴入,兼为文字娱。
夜深月影高,风厉镫花粗。
诸生悉英茂,努力勤经畬。
我醉一挥翰,诗律将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