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众山镇,天平万笏朝。
飞来峰拔地,林立石干霄。
茶坞西邻近,支硎北户招。
势连高景秀,气接太湖潮。
是日春方仲,行时兴倍饶。
灵岩盘岭路,功德访云寮。
芳玉溪梅绽,柔金陌柳摇。
行行见别墅,缓缓度横桥。
宛到前游处,閒看旧咏标。
名园实潇洒,古迹半荒寥。
文正风犹在,梓桑泽未遥。
小停憩閒馆,更进步层椒。
翠樾茈虒密,苍岩突兀峤。
庵传远公法,泉溯白翁谣。
绝顶高无匹,三吴望里要。
未称元气复,用是一心焦。
吴会众山镇,天平万笏朝。
飞来峰拔地,林立石干霄。
茶坞西邻近,支硎北户招。
势连高景秀,气接太湖潮。
是日春方仲,行时兴倍饶。
灵岩盘岭路,功德访云寮。
芳玉溪梅绽,柔金陌柳摇。
行行见别墅,缓缓度横桥。
宛到前游处,閒看旧咏标。
名园实潇洒,古迹半荒寥。
文正风犹在,梓桑泽未遥。
小停憩閒馆,更进步层椒。
翠樾茈虒密,苍岩突兀峤。
庵传远公法,泉溯白翁谣。
绝顶高无匹,三吴望里要。
未称元气复,用是一心焦。
这首《游天平山十六韵》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描绘了游览天平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以“吴会众山镇,天平万笏朝”开篇,将天平山置于群山之中,犹如万柄朝拜的笏板,气势磅礴。接着,“飞来峰拔地,林立石干霄”进一步描绘了天平山的雄伟与壮观,山峰直插云霄,树木林立,石峰耸立,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茶坞西邻近,支硎北户招”则转而描写天平山周边的自然环境,茶坞与支硎相映成趣,仿佛在邀请诗人前来探访。接下来,“势连高景秀,气接太湖潮”则将天平山的美景与太湖的壮阔景象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
“是日春方仲,行时兴倍饶”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在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诗人的兴致也因此倍增。随后,“灵岩盘岭路,功德访云寮”描绘了登山之路的曲折蜿蜒,以及沿途的古迹与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芳玉溪梅绽,柔金陌柳摇”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溪边梅花绽放,陌上柳条轻摇,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接下来,“行行见别墅,缓缓度横桥”则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山间,偶遇别墅,穿过横桥的悠闲场景。
“宛到前游处,闲看旧咏标”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游人留下的痕迹和诗句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最后,“名园实潇洒,古迹半荒寥”总结了天平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既有名园的优雅,也有古迹的沧桑。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甲科名,半生蹭蹬,胸中可谓忘奇。
荣华外物,算岂是人为。
自有吾身事业,最难得、□养亲时。
萱堂好,紫鸾重诰,寿与岳山齐。
世间,欢乐事,争名蜗角,伐性蛾眉。
谩须臾变化,苍狗云衣。
那似千秋寿母,功名事、分付吾儿。
从今去,捧觞戏彩,双绶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