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
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
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
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
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
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
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
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
这首诗《除夕》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开篇即以“壮心”与“咄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紧迫感。这里,“壮心”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咄咄”则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挑战,使得原本炽热的心渐渐冷却,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焦虑。
颔联“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新年到来之际的生活态度转变。在过去的百日里,诗人可能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自我约束或精神净化(如断绝肉食等),而在新的一年,他打算更加轻松地生活,仅以三杯酒作为庆祝的方式。这一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调整,从严格的自我约束转向了更加随性、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
颈联“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乐观态度。他不担心时间的流逝,反而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喜悦。这种对时间的豁达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心态,即使面对岁月的无情流逝,也能从中找到希望与美好。
尾联“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借梅花的早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朋友间的约定。诗人期待着与老友相聚,共同享受新年的欢乐,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对生活态度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
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
秋风黄叶满地,痛哭孝陵前。
更醉里题诗,酒酣耳热,共擘吟笺。凄然。
惨难别,索梦醒灯残,分散如烟。
报道天声动,待长驱北指,扫荡腥膻。
烽火兵戈骚屑,消息久停传。
忽霹雳飞来,头颅乱世空弃捐。
遍胡天万里,总阅尽尘飞沙掷。
塞鸿未还,春归无片翼。雪际蹄迹。
信风吹度,乍青杨柳,间关京国。南来水土多膏泽。
背耸双峰,铃喧九陌。
庞然更无人惜,恁昂头阔步,情趣疏隔。遥空沉寂。
忆觚棱绀碧,仗队红云底,增太息。蓬瀛尚几仙客。
对荆铜泪咽,黯然宸极。风云改、早抛簪帻。
凭谁问、委辫膻丛乱后,见伊宫侧。
春潮去、夜烱秋汐。照佩环、梦返千年恨,如何载得。
海棠新睡醒。映绛蜡、高烧晚妆犹靓。诃梨羂蝤领。
衬琼腮霞泛,素肌酥莹。兰云梦影。
数仙期、人天未准。任西园、绿醉红酣。
漫遣燕窥莺请。谁省。
雒滨拾翠,汉浦遗珠,誓钗盟镜。愁春自警。
花尚好,酒先病。
况吴棉初卸,沈熏慵试,耐得余寒薄暝。
叹年芳、已过清明,怨遥夜冷。
素天烟邈。点去鸿两两,碧云楼角。
梦约不来,一剪微波渺难托。
伤别伤秋未算,还点鬓、新霜经著。
渐逗入、隔岁相思,花底歇深酌。谁觉。背虚幕。
正不耐夜吟,玉绳低络。五湖计错。
乡国蘋花渐非昨。
何况空江画桨,悽荡损、萧娘眉萼。
待寄语、江上水,月华又落。
尽消尽、涉江情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
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
乱蝉高柳,凄咽断、蘋洲谱。
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迟暮。
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
青墩梦断,枉赢得、去留无据。
试巡遍、往日阑干,总无著、鸳鸯眠处。
剩翠盖亭亭,消受斜阳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