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
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
秋风黄叶满地,痛哭孝陵前。
更醉里题诗,酒酣耳热,共擘吟笺。凄然。
惨难别,索梦醒灯残,分散如烟。
报道天声动,待长驱北指,扫荡腥膻。
烽火兵戈骚屑,消息久停传。
忽霹雳飞来,头颅乱世空弃捐。
记年时握手,送抱推襟,情绪缠绵。
各茹沧桑泪,但相看不语,洒向谁边。
秋风黄叶满地,痛哭孝陵前。
更醉里题诗,酒酣耳热,共擘吟笺。凄然。
惨难别,索梦醒灯残,分散如烟。
报道天声动,待长驱北指,扫荡腥膻。
烽火兵戈骚屑,消息久停传。
忽霹雳飞来,头颅乱世空弃捐。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高燮所作,题目为《忆旧游(其一)题周实丹烈士遗集》。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周实丹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烈士牺牲的深深哀悼和对国事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他们曾经的亲密交往,以及分别后的悲痛心情。"情绪缠绵"四字,展现了他们之间情感的深厚;"各茹沧桑泪"则揭示了他们共同经历的苦难和沧桑。
"秋风黄叶满地,痛哭孝陵前",借景抒情,表达对烈士的哀思,孝陵象征着国家的兴衰。接下来的"更醉里题诗,酒酣耳热,共擘吟笺",描绘了他们曾有的豪放饮酒、吟诗作赋的场景,如今却只能在梦中重逢,现实的分离如同"分散如烟"般令人痛心。
诗人感慨国事动荡,"烽火兵戈骚屑,消息久停传",表达了对战乱频仍、消息不通的忧虑。最后,"忽霹雳飞来,头颅乱世空弃捐",以雷霆之喻,强烈表达了对烈士英勇献身的敬仰,以及对乱世中个体命运的无奈和悲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对时代的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御史不贵铁为冠,所贵七窍心孔丹。
闭关手持三寸铁,誓死不纳披忠肝。
精诚感激动天听,六龙倏忽旋回銮。
舍生臣节不足异,回天力大惊天颜。
追思十六年来事,转危原未易为安。
几事破犁谁小犊,失身何惜天几翻。
披肝泣血非无士,百川既决难回澜。
东都再见申屠蟠,皇朝屹屹居庸关。
大风发兮,扬天威。一剑游兮,万乘归。
愿得五臣兮,赞无为。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枝,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慨量春雪。
黑鳌戴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乾。
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日萦城隍。
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
鹿园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祇树。
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