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蕤何茜绚,尤物真旖旎。
五叶映雕栏,三桠骈粉蕊。
妍分春月魄,香彻肌骨髓。
壁观艳成魔,鹤林神作祟。
岂特梅可簪,殊胜麝多忌。
野藋与戎葵,犹堪解其秽。
芳蕤何茜绚,尤物真旖旎。
五叶映雕栏,三桠骈粉蕊。
妍分春月魄,香彻肌骨髓。
壁观艳成魔,鹤林神作祟。
岂特梅可簪,殊胜麝多忌。
野藋与戎葵,犹堪解其秽。
这首宋朝苏籀的诗《题僧寮白瑞芗一首》描绘了一种芬芳绚丽的花卉景象。诗人首先赞叹花的美丽,称其为"芳蕤何茜绚,尤物真旖旎",意指花朵色彩鲜艳,如同绝色佳人。接下来,他细致地描绘了花瓣的层次和香气:“五叶映雕栏,三桠骈粉蕊”,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盛开在雕栏旁,花瓣如粉,排列有序。
诗人进一步赞美花的香气:“妍分春月魄,香彻肌骨髓”,认为它的美与春月争辉,香气能深入人的肌肤骨髓,令人陶醉。然而,这种美似乎也具有魔力,甚至可能引发超自然的效应:“壁观艳成魔,鹤林神作祟”。
诗人强调这花的独特价值,不仅可供观赏,其香气还胜过梅花,且无麝香之忌讳:“岂特梅可簪,殊胜麝多忌”。最后,他以野外的蔓草和戎葵来衬托此花的高洁,表达出即使平凡的植物也能去除尘世污秽的寓意:“野藋与戎葵,犹堪解其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一种白瑞芗花的美丽、香气和超凡的魅力。
晚来恃好,映斜阳、二十四峰交错。
依约红墙林外寺,楼阁参差飞舞。
渔笛吹残,雁行初起,野艇冲烟渡。
澄波如练,落霞远趁孤骛。楚楚。
返照晴岚,涂金刷翠,极目山无数。
浓抹淡妆秋万里,冷到江头枫树。
江水长流,碧山无恙,阅尽狂今古。
锦奴名字,千年片纸留住。
鹤骨松心,丹青手、君应属我。
二十载、胸中藏稿,写来泪堕。
坎?官随时作寂,间关事与心相左。
幸归来、不索画图看,枪林过。空激切,家山破。
休点缀,林泉卧。算画中放下,肩头担荷。
留取豹皮名不朽,总缘马革尸拚裹。
愿余生、击壤续衢歌,君当和。
风藤缠挂傀儡山,山前山后阴且寒。
怪石丛箐巨龟卧,横根老干修蛇盘。
呦鹿成群觅仙草,捷猿结伴寻甘泉。
蕉叶为庐竹为壁,松皮作瓦棕作椽。
中有毛人聚赤族,喧作鸟语攀云端。
黔面文身喜跳舞,唐人头颅汉人奸。
或言嬴秦遣徐福,或言零丁洋贩船。
或言云南梁王后,或言日本荷兰传。
不识不知竟太古,以似以续为葛天。
薙发输饷归王化,女则学织男耕田。
人生大欲先饮食,此辈喜见汉衣冠。
我朝舆图轶千古,梯山杭海暨极边。
天之所生地所载,几希禽兽诚可叹。
吁嗟乎,此亦穷黎无告者,圣人仁政怀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