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
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
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
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材如杞梓总堪论,气压龙媒定蹑云。
画戟凝香供张饮,彤墀射策待方闻。
月中折桂虽堪喜,马上看花未足云。
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创作的《和林宝文鹿鸣宴韵》,体现了诗人在参加鹿鸣宴时的豪情与忧国爱君的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
首句“材如杞梓总堪论”以树木坚硬比喻人才难求,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与评价。接着,“气压龙媒定蹑云”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如同神龙一般。
“画戟凝香供张饮”中的“画戟”,即装饰华丽的长矛,常用来比喻文采斐然的文章;“彤墀射策待方闻”则是诗人期待着他人的佳作,以便于自己学习和竞技。
“月中折桂虽堪喜”中的“折桂”,源自古代才子折桂成仙的故事,象征着考取功名或文学上的成功;而“马上看花未足云”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不满足的情感。
最后两句,“忧国爱君伸素志,始酬劝驾意殷勤”,抒发了诗人忧心国家、忠诚于君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的真挚劝酒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将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个性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