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三》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

脱缞来拜伏,抚首辱哀怜。

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网牵。

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0)
注释
先子:祖先。
乌府: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祖先曾居之处。
知音:知己,好友。
皦然:明显,清晰。
缞:丧服。
拜伏:跪拜致敬。
抚首:抚摸头部,表示悲痛。
辱哀怜:感到悲哀和怜悯。
泉扃掩:墓门紧闭,比喻生死之隔。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牵:束缚,牵扯。
怀酒絮:怀念饮酒谈心的时光。
撇涕:洒泪。
新阡:新立的坟墓。
翻译
祖先曾居乌府,知音之情清晰可见。
我脱下丧服前来拜祭,抚摸着头深感悲伤和怜悯。
如今墓门紧闭,只有空悲被尘世束缚。
无法再怀酒言欢,只能洒泪遥望新立的坟墓。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思和怀念先人的诗句,语言典雅,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与先子同在乌府的情景,抒发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脱缞来拜伏,抚首辱哀怜"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悲痛之情。在这之后,"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网牵"则是诗人面对先人的遗迹,只能徒增悲哀,无从寄托思念。最后两句"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表达了诗人在无法排遣的哀思中,借酒浇愁,却又不禁泪落,眺望着远方,心中的悲凉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先人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遗迹的凭吊,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真挚,是古代文人哀思寄托的一种典型表现。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尹铨部园林·其一

人望画图中,回环一水通。

桑麻庐舍北,鱼米市门东。

绮阁参差见,芳华历乱红。

扁舟横洞口,客至命双童。

(0)

春日同何孟门吴山带黄葵村潘亦庶集吴琬若新楼分赋

淹留浑不惜,门馆谢家幽。

傍柳纡三径,当城出小楼。

引杯歌楚些,留客看吴钩。

况有羊何辈,春风共唱酬。

(0)

庚寅除夕与温觉斯吴幼更守岁花田旅次得华字

老去方知惜岁华,故人流落共天涯。

盘飧白酒醉还酌,纸帐青灯寒吐花。

墐户农归犹旧腊,江城戍晓半悲笳。

芙蓉枕畔殊萧索,乡国依依北斗斜。

(0)

春望

寒食萧条野望阴,一枝筇竹日行吟。

出尘笑我烟霞骨,逝水还谁日月心。

薇蕨长时知雨足,鹧鸪啼处怨山深。

连年烽火何尝息,残烧而今尚满林。

(0)

九江野宿

野宿就孤烟,芦花断岸边。

清秋看好月,多病苦衰年。

露湿鹑衣薄,霜飘鹤发悬。

中宵见形影,回首益凄然。

(0)

与曾师度

知命逃名世外身,之齐之楚复之秦。

莫言海内无人物,算得英雄是甚人。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