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虽心赏,多情半睡降。
春声蜂绕屋,晴意鸟临窗。
渐老依花径,无机付酒缸。
人生求适性,何苦自枞枞。
好景虽心赏,多情半睡降。
春声蜂绕屋,晴意鸟临窗。
渐老依花径,无机付酒缸。
人生求适性,何苦自枞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春日闲暇时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首句“好景虽心赏”,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将其视为内心的享受。接着,“多情半睡降”则暗示了诗人沉浸在美景中,仿佛在半梦半醒之间,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春声蜂绕屋,晴意鸟临窗”两句,通过蜜蜂环绕屋宇、鸟儿飞临窗前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知和深深喜爱。
“渐老依花径,无机付酒缸”则透露出诗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倾向于与自然亲近,以花径为伴,将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寄托于酒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最后,“人生求适性,何苦自枞枞”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反对过分的束缚与压力,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春日闲暇时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古藤阴下偶婆娑,南北随缘意若何。
白玉杯寒亭上月,缕金衣断醉时歌。
还将万里澄江水,尽洗平生绮语魔。
能道秦郎解忘物,岭南唯有雪堂坡。
三年践蛇虺,一命抵豺虎。
悠悠故园心,万里崖峤阻。
祝融方司南,巨岳镇全楚。
沧波喷石壁,白日洒飞雨。
寥寥苍梧帝,髯断泣二女。
斓斑竹上泪,溅血今如许。
沈文吊湘累,鱼葬得死所。
寂寞千载魂,故物但角黍。
吾生将安归,随此瘴江浦。
逐臣正南游,倦鸟已北翥。
放身秋崖上,万壑赴一睹。
干戈浩茫茫,安得两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