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
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拨火炉香飏来,卷帘梁燕飞去。
吴门六月犹寒,雨在江南何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闲适的画面。诗人坐在室内,炉火微燃,香烟袅袅升起,暗示着环境的静谧与温馨。他卷起窗帘,目光随着梁上的燕子飞翔,流露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触。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即便是在六月的吴门(苏州一带),依然感到有些凉意,这可能是天气微凉,也可能是心境使然。最后,诗人发出疑问:“雨在江南何处?”流露出对远方江南雨景的怀念和想象,也暗含着淡淡的离愁或对未知的遐想。整体上,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良宵明月为谁好,记得初来正合夜。
城头火客喏不断,花上鹊栖惊欲下。
更深未觉单衣怯,风细只疑清露泻。
漂流南北心已老,绵历间关身自亚。
伤心黄卷不相契,过眼青春难更借。
那知交臂辄深扃,骤学问囚谁与谢。
家书杳邈隔重岭,客饭酸咸真传舍。
慇勤儿女置只鲤,璀璨盘蔬胜木蔗。
定知何日遂能归,却忆今朝真可怕。
解衣就枕已多三,喘咄多言翻自骂。
自越趋儒林,由吴两江渡。
四年如退之,疏慵傲名数。
西风今又来,庭柯泣珠露。
荣枯几番新,閒日常自度。
誓为天汉游,捣药看玉兔。
逆行非吾心,焉用忧日暮。
典籍犹可捐,宁雕子云赋。
万事归自然,所得先去故。
洒落桐庐君,高源欲东赴。
外物非所谋,此学良足据。
但以中致虚,元气腹当饫。
壮怀感暮秋,群动还太素。
宋玉悲何为,忘失聊适屦。
咸阳获重之明年,五月端午予泛船。
二闸新成洞常润,组练直贯吴松川。
淮南柁师初入浙,借问邑里犹茫然。
茶经旧说慧山泉,海内知名五十年。
今日亲来酌泉水,一见信异传闻千。
置茶适自建安到,青杯石臼相争先。
辗罗万过玉泥腻,小瓶蟹眼汤正煎。
乳头云脚盖盏面,吸嗅入鼻消睡眠。
涤釜操壶贮甘液,缄题远寄朱门宅。
仙人见水是琉璃,乃知陆羽非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