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后的江南水乡图景。开篇“春后银鱼霜后鲈”两句,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迭中水族生灵的变化,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观察,也映衬出一种淡远的情怀。“远人曾到合思吴”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欲图江色不上笔”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的画家情怀和艺术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言的赞叹与自我挑战。而“静觅鸟声深在芦”则展示了诗人在宁静中捕捉自然之声的细致感受,透出对大自然深层次的感悟。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两句,以落日时分和市集解散的声音为背景,更衬出了那座山的孤独与超然。这里的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操。
最后,“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两句,则是在夜幕降临之际,对江水、彩虹以及太湖夜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虹垂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再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明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江南春色的深切体验,以及在这美好环境中所激发出的各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