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江》
《吴江》全文
宋 / 张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0)
注释
银鱼:春季常见的淡水鱼。
鲈:秋季肥美的鲈鱼,常被文人墨客提及。
合思:应当想念,心生怀念。
芦:芦苇丛,常用于隐秘或宁静的环境描写。
市散:集市结束,形容傍晚时分。
山孤:孤独的山峰,象征寂静或空旷。
虹垂影:彩虹倒映在水面,景象优美。
澄光:清澈明亮的光芒。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诗意的自然景观。
翻译
春天过后银鱼满池,秋霜之后鲈鱼肥美,远方的客人曾来此地,想必会思念吴地风光。
想要描绘江水的景色却无法下笔,静静地寻找鸟鸣,却发现它们藏在芦苇深处。
夕阳尚未西沉已闻街头人群散去,晴朗的天空下只见孤独的山峦。
桥南边,随着水位上涨,彩虹倒映水中,夜晚湖面清澈,月光如镜照耀太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后的江南水乡图景。开篇“春后银鱼霜后鲈”两句,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季节更迭中水族生灵的变化,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观察,也映衬出一种淡远的情怀。“远人曾到合思吴”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欲图江色不上笔”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美景时的画家情怀和艺术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言的赞叹与自我挑战。而“静觅鸟声深在芦”则展示了诗人在宁静中捕捉自然之声的细致感受,透出对大自然深层次的感悟。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两句,以落日时分和市集解散的声音为背景,更衬出了那座山的孤独与超然。这里的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操。

最后,“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两句,则是在夜幕降临之际,对江水、彩虹以及太湖夜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虹垂影”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再现,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明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江南春色的深切体验,以及在这美好环境中所激发出的各种情怀。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朝代:宋   字:子野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生辰:990-107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猜你喜欢

宿双桂洞

丛桂枝高古洞门,远风吹叶叶归根。

祖庭频到长为客,往事空惭未报恩。

病骨依灯嫌有影,瘦藤卓月了无痕。

城中莫道嚣尘满,一闭閒房是故园。

(0)

送圣箭师参方

羡君云水正当时,老我烟霞不厌迟。

高步自誇双足稳,深心唯许一人知。

金能跃冶顽应少,箭贵全锋用乃奇。

閒抱瓶砖磨一片,待他归日照须眉。

(0)

赠周胜濂校尉

三尺干邪照眼新,看看跃出古延津。

龙伸蠖屈无双士,燕颔虬髯未老人。

已有轻裘同昼锦,还将大树比灵椿。

赠君一柄棕榈拂,留待功成抖战尘。

(0)

罗浮山三十咏·其十一

大地全安曲录床,尚馀閒隙置皮囊。

三间破屋难留客,一个孤僧亦过堂。

纳得须弥无芥子,持来赝药有真方。

闭门刈取庭除草,归去炉头较短长。

(0)

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七

落日放船好,风波也自如。

虚君徐濡榻,还我伯英书。

三水逢官舫,千山走驿胥。

归来有新句,未惜报樵渔。

(0)

闻雁杂咏·其十九倚杖闻雁

植杖倚晴雪,长天来好音。

双禽听未稳,孤策意何深。

肃肃云霄羽,悠悠湖海心。

一条瘦筇竹,期汝共浮沉。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