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其二》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其二》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

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0)
注释
仙:指传说中的仙人。
越年:跨越一年,形容时间之长。
金鼎:古代烹煮或炼丹的器具。
药成龙:神话中炼药可使物变化成龙。
玉函:珍贵的玉制盒子,常用于藏书或宝物。
鹤归天:象征仙人的离去或飞升。
石脉:岩石中的纹理或裂缝。
千寻:极言高,形容楼阁之高。
鳌鳞:传说中海中巨龟或蛟龙的背甲。
一半膻:形容山石裂开后露出的腥味。
月明朝礼:清晨在明亮的月光下举行仪式。
荔枝烟:可能指荔枝树的香气,也可能象征仙境的神秘氛围。
翻译
有人曾目睹洞中仙人,甫出尘世岁月已变迁。
金鼎炼药化龙跃入海,玉函秘籍引鹤翱翔天边。
石楼挺立直插云霄,山峦裂开露出半是腥味的鳌鳞。
明月晨光下,谁来此虔诚礼拜?翠岩深处笼罩着荔枝烟雾。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仙境与自然景观的诗句,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表达了人们对于仙界的向往和对长寿不老的渴望。"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则是仙境修炼成功后的壮丽景象,展现出诗人对道法修行的理解与尊崇。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中的“楼”可能指的是仙界的宫阙,而“石脉”、“山拆”则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比喻,描绘出罗浮山的雄伟景色。最后,“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中,诗人设问谁能在明月之下,对着仙境进行朝拜之礼,而“翠岩深锁”则是对仙界深藏不露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活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仙境与自然交融的美丽图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武当篇

洪濛惨竭青黄力,削凿嵚岩簇鳌极。

芙渠攒矗厚坤心,王子磨针开道域。

明皇奉教靡黄金,范像镕宫冠绝岑。

斗垣峻级仞十万,磴道钩绳凌井参。

足底云缨亘辟阖,岳渎畿圻纷?飒。

太和元气郁氤氲,拱揖飞仙承问答。

振衣一啸雷崩轰,冉冉梯霞达玉京。

八宫二观遍游历,三十六庵群送迎。

胜朝金碧贱于土,陬澨琳宫不胜数。

武当美丽甲寰中,如林丰碣丛荒宇。

从来不朽唯曰三,德功今属琪园龛。

块间名业露晞日,布金匹士隆高谈。

巘原陟降别有以,不向曹溪掬香水。

质成虞芮尊片言,乃亩乃宣乃疆理。

瞪目沧桑指一弹,铦锋待截情渊澜。

松下鼋蛇轻绿骨,真人那在层霄巅。

(0)

晓过玉蝀桥·其一

沙路初乾宿雨晴,软红不动气尤清。

水风吹绿双桥接,疏柳阴中款段行。

(0)

青铜峡

青铜峡口过轻舟,百八亭亭塔影浮。

奇绝两山中擘处,黄河千古自东流。

(0)

宿虞山逍遥游是先文靖公读书馆

萧然一丘壑,明哲此幽栖。

墙借悬崖匝,轩因荫桂低。

月明松鼠啸,林暗草虫啼。

烦抱清风涤,中宵梦不迷。

(0)

登一杯亭

轻风细雨拂船回,太守祠堂傍水开。

何处梅花飞槛畔,隔江柳色出城隈。

春光极目人千里,遗迹当年酒一杯。

自爱云山频眺望,流莺唤出客思来。

(0)

白露日归途即目

零露瀼瀼白,空囊草草归。

野花能自笑,秋叶未全稀。

云敛千山出,风高一雁飞。

且舒萧散意,觅酒叩村扉。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