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谕骥儿二首·其一》
《谕骥儿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交游零落少知音,骥子须当识我心。

盛酒盆埋红杏底,采莲舟系绿杨阴。

梅开溪上千株雪,橘熟霜前满树金。

终日击鲜应溷汝,行厨多只在山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的《谕骥儿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后辈的期望。首句“交游零落少知音”,描绘了诗人周围朋友稀少,知音难觅的孤独感。接着,“骥子须当识我心”一句,寄寓了诗人希望后代能理解并传承自己志向和精神的期待。

“盛酒盆埋红杏底,采莲舟系绿杨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在红杏盛开的季节里,用盛酒的盆子装满美酒,与朋友共饮;在绿柳成荫的湖边,乘坐着采莲的小舟,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和谐、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梅开溪上千株雪,橘熟霜前满树金。”这两句则通过梅与橘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理想世界。千株梅花绽放,如同皑皑白雪覆盖溪畔,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而满树的金黄橘子,则寓意丰收与富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最后,“终日击鲜应溷汝,行厨多只在山林。”诗人以日常生活为喻,表达了自己愿意与家人共享自然之乐,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这里既有对家庭生活的深情描绘,也有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家庭、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莲社风流尚可寻,壶觞应拟就东林。

旃檀岁久香犹积,薝卜霜凋草半侵。

五蕴尽从尘外断,三车还听夜来深。

相逢更问无生偈,一卧青山任陆沉。

(0)

仙屯夜月

万里无云天宇宽,仙峰海外月光团。

琼枝未稳南飞鹊,玉兔长调不老丹。

龙戏明珠归巨海,鹤翻清影傍高坛。

银河若借张槎泛,直驾长风入广寒。

(0)

峡山飞来寺·其二

云房有约度烟萝,支遁逍遥更几过。

点点雨花临钓石,纷纷山翠落龙磨。

仙台路杳春游少,古洞云深昼掩多。

圣世偷閒惟大睡,南山白石更谁歌。

(0)

灵洲晚眺

中流浮古刹,缥缈隔尘寰。

四野烟霞合,千峰紫翠环。

亭标玄圃胜,僧伴白云閒。

堪笑青山外,飞帆日往还。

(0)

梦真空道人访余楼上

梦中天际见层楼,楼上袈裟续旧游。

颜色忽惊沧海别,杖藜犹带白云浮。

百年山月三更话,一笑桃花万顷流。

愧我飘零劳慰藉,暮春重许碧峰头。

(0)

春日答罗少南

一鹤传椷度海云,长林迟日斗鲜新。

花枝带雨晴犹湿,柳色笼烟淡欲匀。

网到游鱼堪作馔,折来残桂可为薪。

沧溟若有乘槎兴,无限春光共钓纶。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