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良宵好,澄江一水平。
月华欺浅屿,零落点浮萍。
白白兼流涌,垂垂带树横。
村砧凄古渡,灯火伴孤檠。
字闪冥鸿过,虫惊腐草鸣。
沧浪今几夕,旷野百年情。
高阁凌霄霭,危峦切大清。
松声秋万壑,人拟到蓬瀛。
三五良宵好,澄江一水平。
月华欺浅屿,零落点浮萍。
白白兼流涌,垂垂带树横。
村砧凄古渡,灯火伴孤檠。
字闪冥鸿过,虫惊腐草鸣。
沧浪今几夕,旷野百年情。
高阁凌霄霭,危峦切大清。
松声秋万壑,人拟到蓬瀛。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玄潭江上的宁静与美丽。首句“三五良宵好”,点出佳节良辰,引人入胜。接着“澄江一水平”描绘出江面的平静与清澈,为全诗奠定了清雅的基调。
“月华欺浅屿,零落点浮萍”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在水面上,仿佛在戏弄着远处的小岛和漂浮的浮萍,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白白兼流涌,垂垂带树横”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江面景象,白光与水流相互映照,树影斜斜横卧于水面,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
“村砧凄古渡,灯火伴孤檠”两句,将视线转向岸边,通过捣衣声和孤独的灯火,勾勒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孤独之美。
“字闪冥鸿过,虫惊腐草鸣”则以动态的元素,如飞过的冥鸿和惊动的腐草虫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沧浪今几夕,旷野百年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大自然永恒之美的赞美。
“高阁凌霄霭,危峦切大清”描绘了高耸的楼阁和险峻的山峦,与天空相连,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松声秋万壑,人拟到蓬瀛”最后两句,以松林的秋声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玄潭江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