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其三》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其三》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乾坤今似许,焮祸自非材。

危活矛头米,惊愁笛里梅。

世方淫佛老,谁肯问参回。

太息复太息,吾徒何以哉。

(0)
注释
乾坤:天地、世间。
焮祸:灾难、祸患。
自非材:并非出自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危活:危险的生活。
矛头米:比喻极其微小、脆弱的存在。
笛里梅:笛声中的梅花,象征寒冷和坚韧。
淫佛老:过度崇尚佛教和道教。
问参回:询问如何回归正道。
太息:叹息。
吾徒:我们这些人。
何以哉:怎么办。
翻译
如今的世界如此动荡不安,灾祸并非源自于我们这些普通人。
在危险的环境中,生活就像矛尖上的米粒,令人惊恐不安,笛声中又仿佛听见了寒冬的梅花。
世道盛行佛教和道教,无人关心如何回归正途。
一次次叹息,一次次叹息,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他以俞荪墅的杂兴四首为灵感,采用了危骊塘所次唐子西的韵脚来创作。诗中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社会风气沉迷于佛老思想的忧虑,以及对于人们忽视正道、无人关心世事的叹息。诗人感慨万分,呼唤同道之人,询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如何自处。

"乾坤今似许"描绘了天地之间似乎陷入了混乱,"焮祸自非材"暗示了灾难源于人心而非天灾,暗指社会问题出在人们的选择上。"危活矛头米,惊愁笛里梅"运用比喻,将生活困苦比作矛尖上的米粒,笛声中的梅花则象征着忧愁,形象地刻画出艰难时世的景象。

"世方淫佛老"直指当时社会盛行佛教和道教,"谁肯问参回"表达出对世人不求救赎、沉溺于虚无的失望。最后两句"太息复太息,吾徒何以哉"则是诗人深深的叹息,对自己和同类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道德沦丧的哀叹。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送上竺隐箕山法师

五天竺国前朝寺,八十三年出世僧。

月下眼能看细字,云中手不拄枯藤。

天厨甘露朝朝饭,丈室生花夜夜镫。

鹿苑證成无上觉,牛车说破最初乘。

春深又送花间鸟,湖水都消雪后冰。

明日远山遥在望,上方台殿翠层层。

(0)

赠医士长律十首·其二丹灶

海上仙人有葛洪,骑云八极杳无踪。

十年舐鼎来鸡犬,九转丹成变虎龙。

玉髓岂无金液鍊,绛泥犹有紫苔封。

只今谁得长生术,独有南州鹤发翁。

(0)

过贡秘书墓

只今学士总奔波,不似先生葬薜萝。

眼见蓬莱成海水,身骑箕尾上星河。

开元供奉江南少,天禄词臣地下多。

回首敬亭秋色远,山青云白奈愁何。

(0)

送判府万侯秩满如京

汉运兴黄祚,真人御赤龙。

将军雄武略,槐里建侯封。

奕世功何厚,诸孙秀所钟。

冥鸿翔大海,秋隼立高峰。

佐郡劳三载,承恩入九重。

临风何所赠,江上采芙蓉。

(0)

舟中积雨

一雨复一雨,渡江重渡江。

风雷自动荡,水石相冲撞。

月影忽堕地,雨声犹在窗。

閒愁千万斛,安得酒盈缸。

(0)

望乡台

一登还一望,一望复惆怅。

乡关望不见,泪落荒台上。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