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西宁赋赠张大令》
《至西宁赋赠张大令》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一水曲穿林,沿洄信几深。

路从幽鸟问,城向乱云寻。

渐到弦歌地,遥闻鸾凤音。

政成因孝友,公暇每登临。

徭女仙灵口,罗人父母心。

花重封锦石,月更奏瑶琴。

风雅持当代,神明答所钦。

干旌劳见访,几杖欲求箴。

作脍多葵鲤,开屏有孔禽。

筑台先郭隗,在幕复陈琳。

史氏循良传,韦家讽谏吟。

为君频搦管,相和始于今。

(0)
鉴赏

此诗《至西宁赋赠张大令》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诗人前往西宁途中所见之景及对地方官员张大的赞誉。全诗以山水起兴,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地方治理者政绩与品德的高度赞扬。

首联“一水曲穿林,沿洄信几深”,描绘了水流曲折穿过茂密树林的景象,暗示旅程的蜿蜒与探索的深度,隐喻着对地方治理者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决心。

颔联“路从幽鸟问,城向乱云寻”,通过与幽鸟对话、在乱云中寻找城市,进一步展现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象征着地方官员在复杂环境中寻求治理之道的努力。

颈联“渐到弦歌地,遥闻鸾凤音”,“弦歌”常指教化,此处比喻地方官治下的良好教化氛围,“鸾凤音”则象征着道德高尚、政绩卓著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张大政绩的肯定与赞美。

尾联“政成因孝友,公暇每登临”,点明了张大之所以能成就政绩,是因为他注重孝道与友情,利用闲暇时间巡视地方,体现了其勤政爱民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物品质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者深思熟虑、勤勉尽责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贮香室(《山云馆杂咏》)

花开研池傍,花落研池底。
洗研译经时,斛尽龙池水。

(0)

过汉浦塘有感(二首)

凉飙生绿浦,鸣橹对青山。
感旧人何在,伤秋客未还。
身名难自保,世事故相关。
谁识桃源路,携家老此间。
¤

(0)

早春斋居漫兴二首

此地寓来僻,清渠正绕庐。
数畦聊学圃,一径不容车。
图列壁间岫,书翻几上鱼。
谋生已无术,元不慕相如。
¤

(0)

秋日望山中寄旧僧二首

身慵常愧扣朝钟,每听楞伽是梦中。
今日别来应共笑,犹悬旧榻待秋风。

(0)

拟寒山我见世中人二首

我见世中人,开口便讲理。
将理与人争,还是不明理。
多争理在伊,少争理在你。
争人所不争,不争之争矣。

(0)

江门拟白三十首(录二首)

何处春偏胜,江门旧草堂。
和风团燕雀,迟日散牛羊。
细草当窗绿,残花隔水香。
老狂犹稚子,拍手咏沧浪。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