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
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
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
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
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
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
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
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
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
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
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寂寞与思念之情。开篇"秋晓客迢迢,月清风楚楚",即刻画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秋夜景象,"客迢迢"表达了旅人或游子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而"月清风楚楚"则为这份思念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草虫夜侵我,唧唧床下语",通过虫鸣声传递出诗人孤独和不安的心境。这些小生物在黑夜中发出的声音仿佛成了诗人内心焦虑与寂寞的象征。
"流年白日驰,微愿不我与"表达了对时间飞逝、无情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无力感。"心如缫丝纶,展转多头绪"则形容内心复杂纷乱的情感,如同一根根线索被扯得四处开裂。
在"凭觞散烦襟,援瑟清夜拊"中,诗人通过举杯饮酒和弹奏琴瑟来缓解自己的忧愁。这里的"凭觞"和"援瑟"都是古代文人常用以自遣其情的方式。
然而,即便是这种方式也难以完全抚慰心中的哀伤,故有"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烟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以及那种即使在孤寂中也难以摆脱的情愫。
最后,"丝减悲不减,器新声更古"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物是人非,但那份哀伤之情却依旧如故。"一弦有馀哀,何况二十五"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哀愁,每一次琴瑟的拨动都唤起无尽的悲思,而诗中的数字"二十五"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记忆或情感的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曲深夜里的独白,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和哀愁。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在现实中的孤单与无奈。
天匠铸山骨,如龙蜿蜒附。
群峰触类长,屈指难悉数。
四围作屏翰,一线斜通路。
蹑磴上烟丛,林莽曲回互。
圣泉沁心脾,岚翠黏衣屦。
名区得名人,岩石乃成趣。
溯昔有宋时,先世曾此住。
窝仍安乐名,疑有鬼神护。
渺矣人风遥,忽焉佛日度。
贝梵及钟鱼,历朝朝暮暮。
甘棠剪且伐,谁为美嘉树。
祠宇家无哗,谁为奉香炷。
生前磊落者,定无毫发忤。
释耶与老耶,初不碍儒素。
不同归幻尘,孰似此侨寓。
当共青山色,今古长如故。
洛阳城中三尺雪,袁生冻卧僵欲折。
俗令不惜故人怜,囊底尚有佣书钱。
持向东市得老羖,韦以大布宽于旃。
由来朱紫轻毳褐,此裘著敝誓不脱。
千金狐腋裹膻腥,羊若有知死胜活。
从此柴门昼不关,城西积素辉连山。
耻向泽中钓时誉,独揽登高吟晓寒。
幸语高士卫尔冰霜骨,慎莫负薪傲炎月。
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
城雉衔西山,齧齧走青嶂。
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
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
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飏。
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
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
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
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
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
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
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
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
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
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
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
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
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
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清·黄景仁】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城雉衔西山,齧齧走青嶂。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飏。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https://shici.929r.com/shici/mYL7lma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