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翼处不身亲,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
雁门翼处不身亲,成事安知非楚人。
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澥的《读史(其一)》,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公正性的质疑。首句“雁门翼处不身亲”暗示历史事件往往难以亲历其详,可能带有主观偏见;“成事安知非楚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成功的事迹,也可能被某些人曲解或美化,暗示着历史记录者可能存在地域或个人立场的影响。最后一句“何事当年良史笔,啬于一传著功臣”,直接批评历史记载对于重要功臣的遗漏或轻描淡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历史记载的期待。整首诗以质询和批判的口吻,揭示了历史书写中的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