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
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
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
他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
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
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
他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题为《次韵陈君实先生(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世事洞察和对人性的理解。
“阅世端如木偶人,不须离妄始逢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的冷静观察,认为世人往往像木偶一般缺乏生机,只有摆脱虚幻才能触及真实。这里体现出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功深夜鼎三时火,候转秋河万里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勤奋工作的场景,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夜晚鼎炉中烈火不熄,象征着诗人的坚持和努力;而“候转秋河万里银”则是对时光变化的描写,秋天的河水如同万里长的白银,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壮丽。
“可笑侏儒空饱粟,犹怜痀偻解凝神。” 这两句则是对那些自满而浅薄之人的讽刺。诗人认为那些只追求表面的知识或成就的人,如同吃了米却不知其味,他们的精神世界缺乏深度和真实的内涵。
“他时应见鞭鸾凤,老去浮藜不夜辰。”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能够看到真正的才华和智慧如同神鸟般展翅高飞。而“老去浮藜不夜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流逝的感慨,即使到了老年,也要像浮动的藜草那样自由自在,不必过多挂念世俗的名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事的观察和个人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志向。
梅边春意未全回,淡日微风暗里催。
近水数株殊小在,一梢双朵忽齐开。
生愁落去轻轻折,不怕清寒得得来。
肠断故园千树雪,大江西处乱云堆。
梅竹来禽带月栽,牡丹菡萏照江开。
新安见底正如此,旧雨故人从不来。
秀色野香供雪饮,名章俊语用云裁。
无论独乐兼同乐,琖面春风翠作堆。
龙泉二李继謪仙,朝议朝散相後先。
凤雏二妙继乃祖,宗儒师儒贤弟昆。
手种兔目今几年,日茹叶淘呻断编。
阴似王家三树绿,异时官职追前躅。
花作唐人八月黄,来岁能书催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