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学文的《摸鱼儿·送汪水云之湘》。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这两句通过“舞衫”和“霖铃”的意象,勾勒出往日欢快的情景,而“忍按新阁n”则透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 这里用杜鹃鸟的啼血来形容词人的哀伤,东风晚意指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增添了几分凄凉。
"芳信歇。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 “芳信歇”表明往昔的美好已不复存在,而“念初试琵琶”则是词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通过“关山月”这个意象,增添了一份淡远之感。
"悲弦易绝。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这几句表达了词人的哀伤和无奈,音乐虽然结束,但内心的忧愁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强烈。
"浮云事, 又作南柯梦彻。" 这里借“浮云”和“南柯梦”来比喻世事如浮云,人生如梦,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超然态度。
"一簪聊寄华发。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词中“一簪”和“华发”象征着词人的情感寄托,而“乾坤桑海”等字面则展现了词人对广大世界和无尽历史的感悟。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 最后几句通过“梅花叠”、“黄花送客”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感触,展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昔闻灵贶说,今见异河来。
潆曲经山谷,汪洋历涧隈。
安营流渐下,决堰势初回。
马饮无须窟,人尝止用杯。
村荒咸得润,夜静响同雷。
讵但沾行帐,还能沃土垓。
仰邀天顾重,顿使地形开。
七校多欣悦,何劳渴指梅。
缔宇莅八表,一视贵同仁。
苟有不得所,此中常肫肫。
荒裔乃异类,猘骜性顽嚚。
横戈临朔漠,窟穴顿沦湮。
将士俘擒众,窜遁仅及身。
逋亡日来投,稽首心诚谆。
念彼骨肉离,咸为加抚询。
广谕命寻识,使得完天伦。
欢声继感泣,寒塞生和春。
绥柔寓大权,万物归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