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门》
《入门》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古风

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

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

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

仆走向前道,数日未晨炊。

枵腹相待久,主来适其时。

主来何所有,看囊竟如斯。

向内室人谪,稚子怨朝饥。

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

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

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

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

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

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

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忙碌公务之余,回家面对家庭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挑战。诗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从期待与喜悦到忧虑与挫败的过程,反映了古代官员在社会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

首句“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表达了主人公长时间在外奔波,无法顾及个人私事的辛劳。接着,“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描述了他终于得到短暂休息时的喜悦之情,几乎难以自制。

然而,当主人公踏入家门,面对的是百忧攒眉的情景:“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他发现家中生活并不如意,仆人因多日未进食而显得疲惫,孩子因饥饿而抱怨。面对微薄的俸禄,主人公不禁反思自己的官场生涯:“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诗中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他曾经拥有豪壮的志向,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与疲惫:“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他意识到自己在家庭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这种行为可能让家人失望:“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尽管面临困境,主人公仍然尽力安慰年迈的父母,并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因为贫穷而改变:“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最后,主人公以坚定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古代官员在社会与家庭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以及他们对家庭的深情与责任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贫困、官僚主义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吊蒋弋阳

悲风急雨柳塘寒,卮酒篇诗哭肖韩。

长记湖西访梅日,独于船上取琴弹。

弋阳百姓私营庙,紫府无人别拟官。

墓陇从教长新草,双凫何处只空棺。

(0)

山隐斋楼居偶成

近屋新篁已作丛,山光稍远眼濛濛。

何如乞取仙源水,尘垢俱消洗涤中。

(0)

停帆

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里数讹难准,官称俗可憎。

欲登岩石坐,有吏复无朋。

(0)

送辉上人再住空相

忽然闻受请,铁锡指秋风。

寺在寒城里,州居野水中。

生缘抛未尽,旧讲续应终。

不用相寻别,浮云去住同。

(0)

题四圣观□道士诗卷

一观桃花红似锦,两堤杨柳绿于云。

游人只是游晴昼,烟雨朝昏尽属君。

(0)

春行南山访友不遇

瘦筇支我上南山,才到山中分外閒。

九十日春将解印,百年心事几凭栏。

燕营一垒雏相庆,鹤舞三台仙未还。

松菊把门牢闭著,谁人弹压此骚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