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青山路尽赊,前山隐隐夕阳斜。
高原夐绝疑无地,却望云中又几家。
是处青山路尽赊,前山隐隐夕阳斜。
高原夐绝疑无地,却望云中又几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是处青山路尽赊”,以“赊”字形象地表达了山路的蜿蜒曲折,仿佛尽头遥不可及,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神秘感。接着,“前山隐隐夕阳斜”,通过“隐隐”和“斜”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山峦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感觉。
“高原夐绝疑无地”,进一步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辽阔无垠、与世隔绝的印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最后,“却望云中又几家”,转而从远处眺望,发现云雾缭绕之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人类文明的痕迹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巧妙融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故阡松柏有新烟,欲上江乡两桨船。
老去登临知几度,时来醒醉且随缘。
扶筇得得身能健,插柳依依态可怜。
两月又过真倏尔,一尊相对各陶然。
春城市肆犹争米,薄俗穷民不要钱。
且喜今朝晴最好,登秋岂独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