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中隔岭头梅,世泽偏深在粤台。
山甫缵戎今再见,相如乘驷此重来。
土风并是童时习,人士多于祭日陪。
握别津亭思往事,万民争送使星回。
大江中隔岭头梅,世泽偏深在粤台。
山甫缵戎今再见,相如乘驷此重来。
土风并是童时习,人士多于祭日陪。
握别津亭思往事,万民争送使星回。
这首诗描绘了蒋雨亭主政广东期间,回到先祖父祠部参政公遗爱祠的情景。诗人陈恭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蒋雨亭与岭南人民深厚的情感联系。
首句“大江中隔岭头梅”,以大江与山岭为背景,梅树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暗示了蒋雨亭与岭南的地理距离虽远,但情感纽带却紧密相连。
“世泽偏深在粤台”一句,点明蒋雨亭家族的深厚渊源与岭南的特殊情谊,强调了他与这片土地的血脉相连。
“山甫缵戎今再见,相如乘驷此重来”运用典故,将蒋雨亭比作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他再次回到岭南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将再次为岭南带来和平与繁荣。
“土风并是童时习,人士多于祭日陪”描绘了岭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民众对蒋雨亭的尊重与支持,体现了地方文化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握别津亭思往事,万民争送使星回”则通过蒋雨亭与民众的离别场景,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岭南人民对他的深厚情感和热烈欢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蒋雨亭的品德与功绩,也深情地描绘了岭南地区的人文风情与民众情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感的作品。
天街风定后。想画鼓云繁,绛龙星就。
虎城豹柝,轻烟外、逗出铜龙春漏。
侯家锦毯,醉不了、珠场花候。
谁信道、青鬓孤臣,今宵雪霜盈袖。
依稀烛下屏前,有翠靥绡衣,月明安否?小眉应斗。
恨咫尺、不见背灯人瘦。香柔粉秀。
猛伴得、英雄骚首。千古意、唯许冰丝,平原对绣。
苑柳萧疏,寒信早、清霜欲落。
看塞北、飞鸿嗷嗷,乱云漠漠。
黑闧垒前龟兔走,黄金台畔苍鹰掠。
酒垆旁、击筑者何人,悲风作。驱不散,檐间雀。
招不下,天边鹤。叹江南秋色,芙蓉池阁。
陶写纵凭丝竹妙,公卿可比山林药。
鬓添星、空说玉阶高,吟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