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郡中游观之地清风楼为第一前此诸公有诗似觉摹写未尽辄成唐律一篇约魏倅同赋不拘和韵可也》
《郡中游观之地清风楼为第一前此诸公有诗似觉摹写未尽辄成唐律一篇约魏倅同赋不拘和韵可也》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屏四面碧相重,苕霅无声泻玉虹。

万户连甍皆在下,一楼飞栋独当中。

不容半点浮尘到,但觉无边爽气通。

安得翛然辞物役,披襟终日挹清风。

(0)
注释
山屏:形容山峰排列整齐像屏风。
碧:绿色。
相重:层层叠叠。
苕霅:古代浙江的河流名。
无声:悄悄地。
泻:倾泻。
玉虹:比喻清澈的流水。
连甍:屋檐相连。
飞栋:凌空的屋梁。
浮尘:尘埃。
爽气:清爽的气息。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物役:世俗的事务。
翻译
四周山峦如绿色屏风重叠,苕霅溪水悄然流淌如玉虹倒挂。
万千户人家的屋檐相连,高高的楼阁独自矗立中央。
丝毫尘埃无法侵入,只有无尽的清爽气息贯穿其中。
如何能摆脱世俗的束缚,整日敞开衣襟享受清风拂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中楼阁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山屏四面碧相重,苕霅无声泻玉虹”通过对山势和云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氛围。"山屏"指的是环绕在楼阁周围的山峦,而"碧相重"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峦层叠、青翠欲滴的景色;"苕霅"是云气的美称,"无声泻玉虹"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中间两句“万户连甍皆在下,一楼飞栋独当中”突出了清风楼的高耸与孤立。"万户连甍"描绘了脚下的众多民宅,而"一楼飞栋"则将视线引向那座高出尘嚣、独立于山巅的清风楼,给人以凌云之感。

尾两句“不容半点浮尘到,但觉无边爽气通。安得翛然辞物役,披襟终日挹清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向往。"不容半点浮尘到"说明这里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但觉无边爽气通"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心旷神怡、精神澄明的情景。最后,诗人通过“安得翛然辞物役,披襟终日挹清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长时间地享受这份清新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高洁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升华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忆王山长时将渡钱塘

此日君应渡浙江,海天寒月照船窗。

久游不作他乡望,老节宁为歉岁降。

越岸烟消分莽渚,钱塘潦尽露涛泷。

阿符未了城南课,好趁春潮放晓艭。

(0)

管大夫制云鹤之服恤灾也奉谢二首·其一

中冬特制鹤袍新,来问城南失火人。

降服正脩前古礼,解衣还荷大夫仁。

行藏自愧名衔重,辞受能忘道义真。

独掩寒斋感知己,县衙回首不胜春。

(0)

点易台观泉

点易台南滴露泉,石边一穴水精圆。

方诸未挹天边月,沆瀣虚传海上天。

白鹤远来云表外,碧窗深隔洞门前。

晚年对此心常活,何处清凉更问仙。

(0)

孟巡江夜游泉上纪兴和韵

弭节山中为饮泉,登临亦复吊前贤。

天风吹酒起高兴,水月入诗成警联。

润下故应穷远海,静清还独浚微涓。

病夫未得相从去,一见新篇一缺然。

(0)

春日山中漫成

避风避雨梦中过,晴丽其如此日何。

坐石观泉随我意,煮茶烧笋听僧歌。

晚添积翠云边浅,春逐残红草上多。

忽报西轩居士到,向来离恨一销磨。

(0)

少傅王公书来谓贞节碑制有泰山之遗不胜愧叹

吾碑敢学泰山碑,不谓溪翁谓似之。

天地深恩明主诏,春秋巨笔傅臣词。

石钟追动蒲牢角,风榭馨香柏树枝。

山鬼自今须敛避,文星五夜照南离。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