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一》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一》全文
唐 / 上官婉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

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0)
注释
参差:形容山峰高低不平的样子。
碧岫:青绿色的山峰。
耸:高高矗立。
莲花:比喻山峰形态像莲花盛开。
潺湲:水流缓慢而悠长的样子。
绿水:清澈的水。
莹:光亮透明,这里指水清澈照人。
金沙:河底或岸边闪光的沙子,可能含有金沙或反射阳光。
何须:何必,为什么需要。
远访:远行寻找或访问。
三山路:指神话中的三座仙山之路,象征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人:指世人,人们。
今:现在。
已到:已经到达。
九仙家:九位仙人的家,泛指仙境,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参差不齐的绿峰像莲花般耸立,
清澈流淌的绿水在金沙下闪耀。
鉴赏

这首诗是上官婉儿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其十一)》,创作于唐朝。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

这里,“参差”形容山峰的层次分明,“碧岫”则是指翠绿色的山峦。山峦间盛开着荷花(“碧岫耸莲花”),展示了夏日池塘的生机勃勃。同时,潺湲的流水(“潺湲绿水”)映照着金色的沙子(“莹金沙”),显示出水波粼粼、光彩夺目的景象。

接下来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眼前美景的感受:

“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诗人认为不需要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传说中的三山(神话中仙境所在之处),因为现在自己已经置身于仙境般的环境中。这里的“九仙家”是比喻,意味着一个超脱尘世、美好非凡的所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上官婉儿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朝代:唐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
猜你喜欢

少年游·其二

东风无力扬轻丝。芳草雨馀姿。

浅绿还池,轻黄归柳,老去愿春迟。

栏干凭暖慵回首,闲把小花枝。

怯酒情怀,恼人天气,消瘦有谁知。

(0)

题太行山石壁

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

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0)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

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

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

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

欲召罗敷倾一盏,乘閒言语不容人。

(0)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

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

不题三五字,何以达壶公。

(0)

咏雪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

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

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

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0)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二

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

劲挺铁石心,直取菩提路。

邪路不用行,行之枉辛苦。

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