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南泉老古锥,住山情况了无依。
解使木人来买米,和光风月正先知。
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
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
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
堪笑南泉老古锥,住山情况了无依。
解使木人来买米,和光风月正先知。
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
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
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
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印肃的作品,题为《李光远宅籴米》。诗中以南泉老僧的形象开篇,描绘了一位生活简朴、与世无争的高僧。他让木人代为买米,体现了他的超然物外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和光风月正先知"表达了他对道法自然的领悟。
接下来的"奇奇,柳眼桃腮总是机",运用拟人手法,暗示春天的生机勃勃皆出于自然法则,而并非人力所能左右。"寸草不生千万里,出门春色共依依",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即使在看似荒芜之地,春天也会如期而至。
最后两句"痴痴,三千不惜换骊珠",以"痴痴"形容诗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即使付出再多也愿意,"骊珠"象征着珍贵的佛法智慧。结尾处"若问普庵来意处,光明遍匝体如如"则揭示了诗人来访的目的——寻求内心的光明与宁静,达到一种如如不动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于景,借物抒怀,展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清净的修行理念。
绛阙排广霄,披丹登景房。
紫旗振云霞,羽晨舞八风。
停盖濯景溪,采秀月支峰。
咀嚼三台华,吐吸九神芒。
椿数无绝纪,协日积童蒙。
携袂明真馆,仰期无上皇。
北钧唱羽人,玉贤粲贤众。
云何波浪宇,得失为我钟。
引领嚣庭内,开心拟秽冲。
习适荣辱域,罕蹑希林宫。
一静安足苦,试去视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