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丘》
《陶丘》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山河融结皆奇状,此丘之形谁与创。

一成为敦再为陶,二帝昌时已询访。

至今禹贡名字存,气势仍容菏泽傍。

普天率土此其中,杂遝舟车来四向。

分茅开国南面尊,屡致千金谢齐相。

尔来日月几春冬,兴废相寻人物上。

纷纷万事已尘埃,此丘迤逦初无恙。

平生苦死嗜登临,准拟携筇事疏放。

冷云寒日满荆榛,蕞尔令人重悽怆。

会须东走泰山颠,纵目乾坤更何障。

(0)
鉴赏

这首诗《陶丘》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对陶丘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句“山河融结皆奇状,此丘之形谁与创”,开篇即以山河的壮丽奇景引入,点出陶丘的独特形状,引人遐想。接着“一成为敦再为陶,二帝昌时已询访”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暗示陶丘在古代便已受到重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至今禹贡名字存,气势仍容菏泽傍”则进一步强调了陶丘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接下来“普天率土此其中,杂遝舟车来四向”描绘了陶丘作为交通枢纽的繁荣景象,显示出其在历史上的战略价值。

“分茅开国南面尊,屡致千金谢齐相”两句,通过描述陶丘在政治上的影响,展现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随后,“尔来日月几春冬,兴废相寻人物上”则以时间的流转,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纷纷万事已尘埃,此丘迤逦初无恙”两句,对比历史的沧桑与陶丘的恒久不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力量的敬畏。最后,“平生苦死嗜登临,准拟携筇事疏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希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释放。

“冷云寒日满荆榛,蕞尔令人重悽怆”描绘了陶丘在特定季节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会须东走泰山颠,纵目乾坤更何障”则以对更高远目标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综上所述,《陶丘》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通过对陶丘这一具体地点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历史、文化、政治等多个层面的重要意义,以及诗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滁阳燕亭午憩时与虞素心囧卿谈文

空霭如相逼,层层隐古滁。

煮茶当昼迥,借榻得风徐。

素尚周旋外,文情点画馀。

炎歊殊未歇,恋此待何如。

(0)

会稽宣绣方之上海顾绣适堪姨姒友人见贻分丝观音一幅针锋细贴殆类白描女工之佳者也赞之以歌

心准手停不得语,始见吴娘今越女。

天人冥接裁半方,晴摇香络风轻举。

避风亦复畏日色,待倚绣床徐拂拭。

大士幻身藏指尖,一丝飘断一丝黏。

小声低咒灵未答,敛容内向愁纤纤。

缘兹一意催成幅,秽不能留香并触。

何如静女自收藏,结取慈情照眉绿。

(0)

水灯

悬知离火宅,未肯背明栖。

一叶才能汎,中流此不迷。

枫根逢月黑,芦渚觉风嘶。

残烬飘何极,荧荧早向西。

(0)

杂忆诗·其八

频看星汉夜何其,秉烛追欢任所嬉。

憎汝藏钩不厌数,教人眼下恨生离。

(0)

杂忆诗·其六

侍儿引镜裛红腮,忽忽妆成个费猜。

或是隔帘传鹊讯,今朝唤得可人来。

(0)

晚涉大江

镇日苦风掀,为予偶屏息。

江容狎可亲,面面揉蓝碧。

返照结寒姿,群峰纷向夕。

潜鳞同浴鹭,上下吹红沫。

忽焉矗若屏,两岸划千尺。

烟中不辨谁,鸦轧声相及。

排樯如芒柽,倚竿出楼脊。

人语喧覆舟,远渡归帆急。

何处白茫茫,愁来暂可戢。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