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游九曲而行因留·其二》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游九曲而行因留·其二》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渡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

(0)
翻译
船停在渡口,我还不想离开,静静地坐在那里听雨,开始写诗。
如果我还有余生,想要寻找真实的道路,我将尝试拨开云雾,去询问那传说中的凤凰。
注释
渡口:码头或渡船停靠的地方。
回舟:返回的船只。
未忍移:不忍心离去。
净坊:清净的住所或寺庙,这里指静心之地。
听雨:聆听雨水的声音。
题诗:写诗或题写诗篇。
馀龄:剩余的寿命,晚年。
寻真路:寻找真理的道路。
披云:拨开云层,比喻探索未知或困难。
问凤儿:向凤凰(可能象征智慧或吉祥)询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武夷山遇雨后的情景。开篇"渡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准备好回程,但是在渡口处却被美丽的风光所吸引,不忍心离开,而是选择在一个干净静谧的寺庙里聆听雨声,并且坐在那里写下这首诗。这样的情境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热爱。

"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则是诗人的自我寄托和心灵追求。在这里,“馀龄”指的是悠长的岁月,而“寻真路”则暗示着诗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探索。他想象着在这些漫长的岁月里,如果有机会去寻找生命的真谛,是否能够像神话中的凤凰一样,穿云破雾,达到高远之处。这样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也反映出他对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即事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0)

瞻彼南山诗·其一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邦家之光,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0)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大尹宣徽·其二

漠漠春云合,爞爞旱气收。

人心方有望,时雨不须求。

岂独老农喜,仍令恶客留。

洛城花未谢,作意更同游。

(0)

和昌言官舍十题·其六畦蔬

隙土惜荒弃,剪治成春畦。

讲雩时泽洽,葵荏高参差。

酾渠若贯脉,疏塍如画棋。

为吾谢来客,桔槔毋语机。

(0)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其九惜花亭

春意复蹉蛇,园林日愁寂。

枝边绿阴重,砌下红英积。

兹亭花最繁,飘零尤可惜。

(0)

和孙器之清风楼

贤侯宴枚马,歌鼓事繁华。

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平原转疏雨,远树隔残霞。

宋玉虽能赋,还须念景差。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