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的怀念与无奈。
"残花飞尽留芳草,萦寞孤怀话未能。" 这两句写出了时间流逝,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的忧伤情绪却无法倾诉。这里的“残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留芳草”则是对过往美好的留恋和纪念。
"天气暄寒犹未定,春衫脱著自无凭。" 这两句表达了季节交替之际天气的不稳定,以及个人生活中的无常。诗人提到“春衫”,即春日所穿的衣物,而“脱著”则意味着季节更迭,春去夏来,但这种变化却无法预料和掌控。
"荔枝结子思南越,湖水宜茶忆竟陵。"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远方美好之地的怀念。“荔枝”是南方特产,与“思南越”相连,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渴望;而“湖水宜茶”与“忆竟陵”则是在提及一种宁静恬淡的情境和地点。
"看是清和时又过,林亭何处度炎蒸。"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某个凉爽之地的向往。在这里,“清和时”指的是一种平和安宁的时代或环境,而“看是”则意味着诗人在观察这种状态,希望能够经历;“林亭何处度炎蒸”则是在寻找一个避暑的地方,以逃离夏日的热浪。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季节更迭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