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壑架书巢,庭户满空翠。
空翠本非色,寻声复何在。
渊明地弦琴,音在弦指外。
独坐泯见闻,悠然自来会。
云壑架书巢,庭户满空翠。
空翠本非色,寻声复何在。
渊明地弦琴,音在弦指外。
独坐泯见闻,悠然自来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云壑架书巢,庭户满空翠”两句,营造出一种隐逸与知识共存的氛围。诗人以“空翠本非色,寻声复何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强调了自然之音的不可捉摸与超脱于物质之外的本质。接下来,“渊明地弦琴,音在弦指外”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独坐泯见闻,悠然自来会”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与自我对话中的宁静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昼长无客叩柴荆,时听前村鸡犬声。
芳草绿迷沿岸涨,晚樵红带隔江晴。
收筒闲羡渔知足,趁路忙怜渡起争。
我已斋居还退步,不妨斗室独盱衡。
仙凫出蓬莱,经术饰吏事。
姑臧称富饶,羌胡交市利。
人羡处脂膏,君独重节义。
守约敢望奢,履夷犹恐坠。
嗟彼肉食流,营营贪爵位。
峨冠复轻裘,强外终弱植。
今得故人书,全消厚禄意。
紫毫绚华采,明珠映圆媚。
佳诗并珍贶,情文洵交至。
笑予笠屐身,久忘炎凉势。
菊簪感霜鬓,荷衣认珠泪。
劳君制锦心,佐我舞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