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危一》
《吊危一》全文
宋 / 李炳   形式: 古风

南乡老人危翁一,岁晏雨晴扶杖出。

惊闻二圣尘再蒙,归阖柴门哭三日。

眼空愁绝声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凛然生气申包胥,万古千秋葬忠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iàowēi
sòng / bǐng

nánxiānglǎorénwēiwēngsuìyànqíngzhàngchū

jīngwénèrshèngchénzàiméngguīcháiménsān

yǎnkōngchóujuéshēngsuìzhǐrényànwēngwēng

lǐnránshēngshēnbāowànqiānqiūzàngzhōng

注释
危翁:年迈的老人。
岁晏:年末。
尘再蒙:国家再度陷入困境。
阖:关闭。
柴门:简陋的木门。
唁:哀悼。
凛然:威严的样子。
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以哭秦庭七日七夜,感动秦国出兵救楚国而闻名。
翻译
有一位来自南方乡村的老者,名叫危翁,年老体弱,雨过天晴时撑着拐杖出门。
他忽然听说两位贤君再次蒙尘,悲痛万分,回家后关上柴门,哭了三天。
满心忧愁让他声音哽咽,最后停止了哭泣,邻居们都来吊唁,认为他已经去世。
他的精神像古代申包胥一样令人敬畏,他的忠诚和义举将被万世流传,永载史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炳的作品,名为《吊危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忠义之士的崇敬。

"南乡老人危翁一,岁晏雨晴扶杖出。"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在秋末时节,天气转晴时,依靠拐杖缓缓行走的情景,给人一种深秋萧瑟、暮年孤寂的感觉。

"惊闻二圣尘再蒙,归阖柴门哭三日。"

诗人听闻故人的噩耗后,回到家中哭泣了三天,这里的“二圣”通常指的是被尊崇的人物,可能是指某种精神领袖或道德典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敬仰之情。

"眼空愁绝声遂止,里人唁翁翁死矣。"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极度悲痛,他的泪水干涸,哀声也渐渐停止,而村中的亲友们则在安慰他,告诉他老人已经去世的事实。

"凛然生气申包胥,万古千秋葬忠义。"

最后两句诗中“申包胥”是指申包胥为人正直不屈的品格,而“万古千秋葬忠义”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故人的忠诚之心能够传诸万世,永远被人们铭记。

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品格的赞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炳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其一张仲蔚

弃置当世事,覃思天官书。

蓬蒿长没人,寂寞守园庐。

轩冕非所慕,赋诗常晏如。

(0)

送子华兄辞家后还都

春鸠鸣桑间,初日动原隰。

马踏露草嘶,人对松风泣。

茅庐耿夕返,金阙想晨入。

回首别袖远,惟见飞花急。

(0)

奉答原甫登契丹岭见寄

中原昔失御,幽冀不复华。

我朝示仁抚,金币岁屡加。

君恩谨宣道,使才慎推差。

翰林承命行,驱驾绝漠沙。

晨登寒山岭,回望万里家。

劲风搜貂裘,严冰断马挝。

乡心感归雁,塞泪零悲笳。

慷慨属国节,迢递博望槎。

幸古有此贤,庶足开颦嗟。

晴阳展归旗,喜气日以嘉。

入门解征衫,金樽滟流霞。

哀弦间清唱,娇鬟蔚如鸦。

一慰行役劳,期君柳初芽。

(0)

和叔惠荠

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

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

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

方其下箸时,绝甘遽吾遗。

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

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0)

同邻几原甫谒挺之

河面参差结冻凘,清风不展画船旗。

偶驱羸马知何适,独过长桥问所思。

可喜身闲亲浊酒,未忘心竞是枯棋。

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能悲。

(0)

上巳

栏干浮波走长桥,琉璃光中虹动摇。

浪头画舸百龙首,鼓声叠叠来塞剽。

我欣禊事得壮观,眼底不顾花飞飘。

劝君酒到莫浪免,一春佳节惟今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