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叠砚坳云,岩崖杳莫分。
图馀清兴在,又为客书裙。
千叠砚坳云,岩崖杳莫分。
图馀清兴在,又为客书裙。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高彦敬画》描绘了一幅深具意境的画面。"千叠砚坳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砚台上的墨色犹如层层叠叠的云彩,既描绘了砚台的纹理,也暗示了墨水的浓厚与艺术的灵动。"岩崖杳莫分"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立体感,仿佛山崖与砚上的墨色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给人以深远的空间印象。
"图馀清兴在"表达了观者在欣赏这幅画后,心中留下的那份清新雅致的意趣和创作带来的愉悦心情。最后"又为客书裙"则巧妙地将画中的主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想象着如果这幅画能装饰在客人的书裙上,定会增添文人墨客的风雅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赞美了高彦敬的画作,同时也传达出对艺术美的独特感受和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向往。
东风吹物,渐入韶华媚。
和气散千门,更灵鹊、前村报喜。
月宫仙子,昨夜下瑶台,人传道,诞兰房,喜把金盆洗。
中郎传业,此事今如意。
遥想画堂中,有葱葱、云烟滃瑞。
休言前日,玉燕不来投,看释氏,到明年,又送麒麟至。
驼褐倚禅榻,丝鬓飏茶烟。
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
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
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
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
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
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
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平,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万里飘萍,送江入海,过古润州。
正羁怀无奈,凭高纵览,濛濛烟雨,簇簇渔舟。
南北区分,江山形胜,忧愤令人扶上楼。
沉凝久,任斜飞雪片,急洒貂裘。
英风追想孙刘。
似黑白两奁棋未收。
把烟霞饶与,坡仙米老,丹青难觅,摩诘营邱。
斗野号风,海门残照,长与人间管领愁。
凭谁问,借天河一挽,洗甲兵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