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希深晚泛伊川》
《和希深晚泛伊川》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wǎnfànchuān
sòng / méiyáochén

fàngliūxiàpíngzhōuzhīyuǎn

shāohuíkǒufēngàiyúnzhōngyǎn

shuǐniǎojìngxiāngzhōuǎijiāngwǎn

guīyánshēfángchéngyuèfǎn

注释
放溜:顺流而下。
平波:平静的水面。
舟移:舟行。
不知远:不知不觉远去。
稍回:微微回转。
溪口风:溪口的风。
恣爱:尽情欣赏。
云中巘:云雾缭绕的山峰。
水鸟静相依:水鸟安静地依偎。
芦洲蔼:芦苇丛生的洲渚。
蔼:茂盛,宁静。
将晚:傍晚时分。
归路莫言赊:回家的路不要说远。
赊:遥远。
何妨:不妨。
乘月返:趁着月色返回。
翻译
船只顺流而下,滑行在平静的水面,舟行的距离似乎不知不觉变远。
微风在溪口轻轻回转,我尽情欣赏着云雾缭绕的山峰。
水鸟安静地依偎在一起,傍晚时分芦苇丛生的洲渚更显宁静。
回家的路虽然看似遥远,不妨趁着月色返回,有何不可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希深晚泛伊川》。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下的悠闲情景。"放溜下平波"写出了船只在平静的水面滑行的轻盈,"舟移不知远"则表现出诗人沉浸于美景中的忘我之态。"稍回溪口风"暗示了风向的变化,为旅程增添了乐趣,"恣爱云中巘"表达了对山水云雾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水鸟静相依"以水鸟的宁静相伴,增添了宁静和谐的画面,"芦洲蔼将晚"则通过描绘芦苇丛生之地的傍晚氛围,渲染出一种恬淡的暮色之美。最后,诗人以"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收尾,表达了即使路程遥远,也愿意欣赏沿途景色,甚至不妨趁着月光悠然归去的洒脱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晚泛伊川的画卷,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与惬意。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石上鹡鸰图

石盘鳞鳞水溪急,鹡鸰飞来水中立。

前飞回首定相呼,寒枝月明愁影只。

(0)

松云轩四首为陈宜赋·其二

何处飞来野鹤群,踏翻松顶翠纷纷。

清阴不动凉如水,自扫绿苔眠白云。

(0)

过桐陵杨公平别业不遇

门掩梨花听犬声,更无童子出相迎。

逢人谩说山居好,强半春晴却在城。

(0)

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其二

至顺壬申再贡贤,一从更制遂茫然。

惊看亚榜题杨植,憔悴西风十九年。

(0)

赠医士孙允道

架上方书手写成,柴门长掩背西城。

一帘香雾微风起,又听云窗捣药声。

(0)

赠王以成归广昌

印山馆前莺乱啼,人行明发度平西。

离情祗似池南柳,短叶长条未得齐。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