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栖霞境界何清壮,岳立五峰如列障。
三徵不复见高人,千刻尚能瞻宝相。
摩空老木韵秋声,云屋天岩满意行。
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
这首宋诗《栖霞寺》描绘了栖霞寺周边壮丽而清幽的自然景象。首句"栖霞境界何清壮"赞美了栖霞山的环境清新雄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岳立五峰如列障"形象地刻画了五座山峰挺拔如屏障,展现了山势的峻峭和壮观。
诗人感叹"三徵不复见高人",暗示了高人隐士已经难觅踪迹,增添了寺庙的静寂与历史感。"千刻尚能瞻宝相"则表达了即使历经千年,寺中的佛像依然熠熠生辉,富有神圣气息。
"摩空老木韵秋声"写出了老树在秋风中发出沙沙声响,增添了季节的韵味。"云屋天岩满意行"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在云雾缭绕的山岩之间,心满意足的神情。
最后两句"夜阑风定月将午,门外呦呦闻鹿鸣"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时刻,微风吹过,月光渐明,门外还能听到鹿的叫声,增添了寺庙的野趣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栖霞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与心境。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名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
绿沈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重一顾,长驱背陇头。
燄燄霜戈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行秋。
轻生徇知己,非是为身谋。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界围汇湘曲,青壁环澄流。
悬泉粲成帘,罗注无时休。
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岩幽。
丹霞冠其巅,想像凌虚游。
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
楚臣昔南逐,有意仍丹丘。
今我始北旋,新诏释缧囚。
采真诚眷恋,许国无淹留。
再来寄幽梦,遗贮催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