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晴川淡淡风,松舟桂楫路相通。
莲歌未断渔歌起,妆点风光似越中。
漠漠晴川淡淡风,松舟桂楫路相通。
莲歌未断渔歌起,妆点风光似越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首句“漠漠晴川淡淡风”,以“漠漠”形容晴空的广阔无垠,以“淡淡”描绘微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松舟桂楫路相通”一句,通过“松舟”与“桂楫”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船只的种类之多,更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莲歌未断渔歌起”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莲花的生长与渔民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不仅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莲歌”与“渔歌”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动与静、美与乐的和谐统一,让人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在空中飘荡,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妆点风光似越中”以“妆点”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将其比作越中(古代越国所在地,今浙江一带),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巧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深深的喜爱与怀念,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医师笼参朮,良将枕戈矢。
儒生嗜底物,书卷挂口齿。
刘侯西南来,岁月十首尾。
闭门阅古今,过眼分亥豕。
异书照神藜,奇字哭妖鬼。
许身如蠹鱼,文字共生死。
风流反得罪,去国果谁耻。
仙舟载秘阁,便腹贮名理。
江神亦世情,逐客多不喜。
厄同焚书秦,恶类灭邢燬。
沾濡遍箱箧,痛惜到骨髓。
我初闻为惊,终夜成坐起。
得君诗细读,罪己不罪水。
愿言坐啸馀,书著子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