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写浯溪,下笔便造极。
空濛得真趣,肤寸已千尺。
只今中宫寺,在昔漫郎宅。
更作老夫船,樯竿插苍石。
成子写浯溪,下笔便造极。
空濛得真趣,肤寸已千尺。
只今中宫寺,在昔漫郎宅。
更作老夫船,樯竿插苍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浯溪图》,通过对浯溪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书法艺术与自然景观深刻理解和欣赏。首句“成子写浯溪”赞美了某位书法家(成子)在浯溪创作时的技艺高超,一落笔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接下来,“空濛得真趣,肤寸已千尺”形容其书法线条流畅,意境深远,虽只是微小的笔触,却能传达出广阔的空间感。
诗人进一步将焦点转向现实中的浯溪,指出它曾是中宫寺的所在,也是昔日漫郎(可能指某位文人)的居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两句“更作老夫船,樯竿插苍石”,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艘老舟,仿佛在浯溪边停泊,桅杆插入青石之中,表达了他对山水的亲近和对书法艺术的沉醉,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整体上,这首诗以书法艺术为引,融合了自然景色和历史人文,体现了黄庭坚诗中常见的山水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