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新晴天嫩绿,落照雪轻红。
儿劣敲冰柱,身清堕蕊宫。
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
银色三千界,瑶林一万重。
新晴天嫩绿,落照雪轻红。
儿劣敲冰柱,身清堕蕊宫。
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美丽景象。"银色三千界"表明了广阔无垠的白雪覆盖着整个世界;"瑶林一万重"则形容树木在积雪之下显得格外沉重,宛如玉石雕琢而成的精致工艺品。接着"新晴天嫩绿"描述了初晴后天空呈现出的一片淡绿色调,这是由于水汽和尘埃减少所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落照雪轻红"则捕捉到了夕阳西下的柔和光线,在积雪上投射出温暖而细腻的红润色彩。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通过动作来强化画面之美。"儿劣敲冰柱"中的"儿"字可能是对孩子们敲打冰块游戏的一种描绘,既表达了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互动的场景,也映衬出冬日的严寒;"身清堕蕊宫"则是一幅诗人自己沐浴在雪后的情境,"身清"意味着洁净,而"堕蕊宫"则是对古代清净之处的一种比喻。
最后两句"何须师鲍谢,诗在玉虚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自信与满足。"何须师鲍谢"中的"鲍谢"指的是两位著名的古代音乐家,意为不需要效仿任何前人的艺术成就;"诗在玉虚中"则形容自己的诗歌如同珍贵美丽的玉石一样,存在于清净高洁的地方。整首诗通过对雪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情感世界。
汉沔古沃壤,凋残慨今兹。
禹书竟谁修,洚水仍尧时。
鳞鳞烟火居,化为鱼鳖池。
惰吏诿天运,素餐寂无施。
我行践淤泽,流亡痛仳㒧。
兴言乘橇绩,永叹涕泪滋。
载考太史编,河防炯然垂。
伟哉维扬守,长疏列安危。
屯膏罔终惠,徒劳叫天墀。
感之起中夜,墨檄纷四驰。
版锸及冬举,贵不病农时。
丁宁戒群吏,开岁期耘耔。
匪躬乃臣职,勿间灾祥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