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会堂前茶话遥,甘棠埭上长蓬蒿。
而今谁肯扬州死,禅智山光总寂寥。
时会堂前茶话遥,甘棠埭上长蓬蒿。
而今谁肯扬州死,禅智山光总寂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首句“时会堂前茶话遥”,仿佛在邀请读者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古朴的场景中,感受往昔的茶话之乐,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遥远。接着,“甘棠埭上长蓬蒿”一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喻了人事的更迭和繁华的消逝,蓬蒿的生长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不再,留下一片荒凉。
后两句“而今谁肯扬州死,禅智山光总寂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扬州,历史上曾是繁华之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云烟。“谁肯扬州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同时也蕴含了一种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禅智山光总寂寥”,将目光转向自然,禅智山的景色虽依旧,但因无人欣赏而显得寂寥,寓意着即使自然美景依旧,但少了人的关注与情感的投射,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