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窗雕槛外,日日下朝暾。
一榻空今古,深山冷梦魂。
云阴侵座湿,鸟语入林昏。
众衲何多事,经声响暮村。
松窗雕槛外,日日下朝暾。
一榻空今古,深山冷梦魂。
云阴侵座湿,鸟语入林昏。
众衲何多事,经声响暮村。
这首诗描绘了卧佛寺内静谧而幽深的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松窗雕槛外,日日下朝暾”以松树为背景,窗户雕刻着精致的栏杆,每日清晨,阳光从这里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一榻空今古,深山冷梦魂”两句,将读者带入时间的长河中,榻上似乎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让人感受到古今的交替与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内心世界。
“云阴侵座湿,鸟语入林昏”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云层遮蔽了光线,使得座位湿润,鸟儿的啼鸣穿透林间,增添了几分朦胧与诗意。最后,“众衲何多事,经声响暮村”表达了对僧侣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他们似乎有许多事务要处理,但这一切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平静,经声在远处村落回响,与整个画面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韵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卧佛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以及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
东风日已和,元化亮无私。
草木同时植,生条有高卑。
罢官守园庐,岂不怀渴饥。
穷通非所干,局促当何为。
佳辰幸可游,亲友亦相追。
朝从华林宴,暮返东城期。
掇英出兰皋,玩月步川坻。
轩冕诚可慕,所忧在絷维。
君昔掌文翰,西垣复石渠。
朱衣乘白马,辉光照里闾。
余时忝南省,接宴愧空虚。
一别守兹郡,蹉跎岁再除。
长怀关河表,永日简牍馀。
郡中有方塘,凉阁对红蕖。
金玉蒙远贶,篇咏见吹嘘。
未答平生意,已没九原居。
秋风吹寝门,长恸涕涟如。
覆视缄中字,奄为昔人书。
发鬓已云白,交友日彫疏。
冯生远同恨,憔悴在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