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帘烟景暮。万树银花,一夜东风吐。
粉片落梅吹绣户。画堂香缕飘红雾。
人约黄昏明月妒。何似芸笺,彩袖题三五。
莫问沉沉壶漏度。夜深还草鹪鹩赋。
疏影横帘烟景暮。万树银花,一夜东风吐。
粉片落梅吹绣户。画堂香缕飘红雾。
人约黄昏明月妒。何似芸笺,彩袖题三五。
莫问沉沉壶漏度。夜深还草鹪鹩赋。
这首《蝶恋花·元夕》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美丽景象与情感细腻的内心世界。
“疏影横帘烟景暮”,开篇以“疏影”、“横帘”、“烟景”描绘出一幅朦胧而静谧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万树银花,一夜东风吐”,接着笔锋一转,将视线拉向灯火辉煌的元宵之夜,万树银花绽放,仿佛一夜之间东风吹开了春天的花朵,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生机。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景象充满生命力。
“粉片落梅吹绣户”,梅花花瓣随风飘落,轻盈地拂过绣户,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画堂香缕飘红雾”,在华丽的厅堂中,香烟缭绕,如同红色的雾气弥漫,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人约黄昏明月妒”,描绘了元宵之夜人们相聚的场景,但又巧妙地引入了一丝微妙的情感纠葛——明月似乎嫉妒人间的欢乐,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接下来,“何似芸笺,彩袖题三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渴望,希望能在纸上留下美好的回忆,用彩袖书写下这难忘的元宵夜。
最后,“莫问沉沉壶漏度,夜深还草鹪鹩赋”,诗人以“沉沉壶漏”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每一刻的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鹪鹩赋”这一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寓意着即使在忙碌或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元宵佳节的繁华与美丽,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临死不惧,临危不惊,何碍何妨。
纵刀锯在前,鼎锅居后,当斯之际,观作寻常。
天汉桥头,睢阳城上,两处成名一样香。
精忠操,何堪与比,出冶坚钢。江山几见兴亡。
□野草平原总战场。
慨区区忍死,偷生恃宠,欺孤虐寡,敢并遗芳。
庙食从今,纲常不弛,功烈何如郭汾阳。
千秋下,论二公节义,天地难量。
青莲老人青佩环,自言昨夜梦游海上天梯山。
天梯之山三万八千丈,琼台双阙开天关。
赤藤飞上最绝顶,千树琪花散晴影。
通明前殿上觐玉虚翁,左面长眉瞳炯炯。
玉翁元是太极仙,手弄两丸日月旋。
天扃地户司启闭,玄牝一钥开天先。
青莲老人南极裔,泰华开花一千岁。
大人赋奏马文园,玉藕如船浇渴肺。
殿前作诗明月光,光采下彻下土中书堂。
明朝写得凝香章,蝴蝶飞来七宝床。
空心劲草琅玕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