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向年来尽,今朝又哭君。
情深无了日,哀极不成文。
阴雨掩明月,高天盻暮云。
何因梦魂里,一自不相闻。
泪向年来尽,今朝又哭君。
情深无了日,哀极不成文。
阴雨掩明月,高天盻暮云。
何因梦魂里,一自不相闻。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王邦畿所作的《哭英卓今》。诗中以深情哀悼之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
首联“泪向年来尽,今朝又哭君”,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的眼泪在过往的岁月中已流干,却在今日再次为失去的友人痛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也暗示了逝者与生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颔联“情深无了日,哀极不成文”,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深度。诗人感叹情感之深,似乎永无尽头,即便是最强烈的哀伤也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哀悼之情的强烈与复杂。
颈联“阴雨掩明月,高天盻暮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阴雨遮蔽了明月,高空中凝视着暮云,这样的景象既是对逝者离世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何因梦魂里,一自不相闻”,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逝者在梦中的期待与渴望,但又无奈地意识到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这一句将哀思推向高潮,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永恒的思念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摘碎花魂,乡梦杳、拥衾还起。
凄绝处、灯昏香烬,重门深闭。
握管欲吟红雨曲,啼痕先把青衫渍。
卸金钗、闲自拨灯灰,书愁字。今古事,醉而已。
叹归也,生如寄。任旁人妒口,或怜或鄙。
啸傲久成衰凤侣,粗疏好与顽仙似。
问从来、沦落孰如子,应无二。
断魂处,冷烟疏雨。远岸斜桥,乱垂残缕。
漫说风流,可怜不是旧张绪。
春前曾记,向镜里、描眉妩。
换了好繁华,更瘦减、腰支难舞。秋暮。
剩残蝉留恋,叶底抱吟凄楚。
莺梭燕剪,恨抛却、青青都去。
最怕听、唱彻阳关,又勾起、离愁如许。
过几点芦花,休认长条飞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