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跨城巅,因洲名白鹭。
开轩二水上,寓目万景赴。
风涛豢鱼龙,烟云变汀渚。
孤禽点钟山,片席下吴浦。
闲人得闲愁,凭栏叹今古。
脉脉临长江,寒潮自来去。
危亭跨城巅,因洲名白鹭。
开轩二水上,寓目万景赴。
风涛豢鱼龙,烟云变汀渚。
孤禽点钟山,片席下吴浦。
闲人得闲愁,凭栏叹今古。
脉脉临长江,寒潮自来去。
这首诗描绘了白鹭亭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先,诗人以“危亭跨城巅”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亭子高耸于城市之上的壮观景象。接着,“因洲名白鹭”点明了亭子周围的自然环境,白鹭洲为其增添了生机与诗意。
“开轩二水上,寓目万景赴”两句,展现了亭中视野开阔,可以俯瞰两岸风光,无数景致汇聚眼前的情景。接下来,“风涛豢鱼龙,烟云变汀渚”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鱼龙在风浪中嬉戏,烟云变幻莫测,点缀着江边岛屿的生动画面。
“孤禽点钟山,片席下吴浦”则通过一只孤独的飞鸟在山间鸣叫,以及一片帆影驶向吴地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最后,“闲人得闲愁,凭栏叹今古”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内心既有闲适之情,也难免生发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脉脉临长江,寒潮自来去”收尾处,诗人站在长江边,感受着寒潮的来去无常,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隐喻。整首诗通过对白鹭亭及其周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宝髻盘云,绛绡笼雪,内家妆束风流。
向石边小憩,藏却钿钩。
还有侍儿执扇,苔径里、映带温柔。
伤心也,杏花在手,凝盼枝头。啾啾。
绿衣娘子,爱惜杀春光,芳树能留。
好教将言语,等待宸游。
似欲殷勤重问,长门赋、汝会吟不。
摩挲叹,一方素练,貌尽宫愁。
两地同凄望。碧沈沈、夜天如水,泪丝风飏。
沧海飘零同命鸟,三匝南枝谁向。
剩促柱、危弦孤唱。
梦里风沙迷马迹,料平生、未识金微状。
缚裤褶,会相访。羁魂?逐飙轮荡。
尽看取聚蚊幻阵,挂蛇疑象。
零落沾衣琼宇晓,北落南河辉朗。
报凤翥、鸾翔催上。
第一春风眉黛影,甚新来、蹙损天人相。
荷镜暗,柳丝漾。
绣廊空,香阁锁。愁背影儿卧。
谁信消魂,毕竟未真个。
待将新赋闲情,寄伊妆畔,想第一、仙人许我。
恨无那。纵令铁聚神州,难铸者般错。
误煞鸩媒,张角总相左。
思量旧日春风,樱桃花下,曾偷觑、鬓云低亸。
草间偷活,算此心灰尽,历陵枯木。
堕地不辰丝样命,一传滑稽谁读。
蝜蝂冥顽,琵琶老大,各幻弹棋局。
无麟无角,画龙多少蛇足。
君有南宋骚心,吴歌昨梦,佼佼争奇服。
五百里山青隔县,不断唐衢歌哭。
三度蓬莱,千年华表,知我陶家菊。
紫裘腰笛,鹤飞愁听仙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