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孜孜何所事?
时取故书温。
推枕人初起,出门星尚存。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孜孜何所事?
时取故书温。
这首《冬夜早起》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描绘了冬夜清晨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沉思。
首句“推枕人初起”,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情景,一个“初”字,既点明了时间之早,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因某些事务而不得不早起。接着“出门星尚存”,夜色未尽退去,星辰依然在天际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岁寒郊野阔,天早树林昏。”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郊外的景象,寒冷的季节使得田野显得更加辽阔,干燥的天气让树木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特征,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艰辛与挑战。
“窗影犹残月,鸡声已远村。”诗人通过窗户看到残月的影子,听到远处村庄传来的鸡鸣声,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鸡鸣声唤醒了村庄,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最后,“孜孜何所事?时取故书温。”诗人自问自答,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的追求。在忙碌的生活之余,他不忘温习旧书,体现了其勤奋好学的精神。这一问一答,既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学习的热情。
整体而言,《冬夜早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清晨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
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
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
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
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
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
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
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
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
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
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
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
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
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
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
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厓门奇石歌》【明·许炯】七星之水天上来,雪浪暗捲银山开。紫雾黄云蒸蜃气,天边七十二楼台。阳侯拜月东风起,潮头千丈苍茫里。电制雷轰下九天,长鲸却走蛟龙避。奇石亭亭戴巨鳌,海门独立障洪涛。川灵河伯不敢动,气势直与衡山高。海不扬波陵谷改,几见桑田换沧海。雨锁风昏看更奇,烟销日出依然在。两岸萧萧芦荻秋,寻常来往只沙鸥。蒲帆掩映云中转,桂楫夷犹天际浮。山川奇特乃如此,何况古来忠义士。世上风波十二时,独立狂澜终不倚。君不见,洛阳贾生天下希,汉庭恸哭伤明时。长沙谪去人皆惜,前席归来主独知。又不见,浙东王公天下力,手批龙鳞搏虎翼。昔年折槛识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f7PeffAu.html